摘 要:創新,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必要元素之一,因此培養創新人才是國家、社會的迫切需求。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如何打破常規,運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思維、新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高中教學需要研究的。化學,是高中學習的基礎學科。如何通過高中化學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
關鍵詞:高中教學;高中化學;創新能力培養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從中可以看出,當今國家和社會需要有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在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中,國家堅持以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旨在調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養,進而推動國家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科技文化素養之一就是創新,因此高中教學必須加強對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 讓學生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創新能力
以往的教學只是立足于教材課本,通過課堂講授的形式讓學生掌握知識,只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因此,在過往的教學中,化學實驗僅僅是由教師來完成,而學生只能在一旁觀看,通過觀察實驗的現象獲得化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無法牢固的掌握知識原理,無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思維。這種剝奪學生自主性的教學方式,本質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應對考試而教學。以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更不適應國家的發展需要。所以,高中化學教學應該采用更加順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法,不再只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課堂教學不再是以老師為主,而應該采用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參與探究知識的方式,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動手,主動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主動去思索這些知識是從何而來的,可以如何靈活地運用。
二、 通過讓學生自主研究實驗,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創新能力
在教授學生化學知識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化學原理,實驗貫穿著化學教學的過程,但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利用實驗教授知識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如何完成實驗,而是如何通過實驗讓學生有所收獲。讓學生學會如何更加具有科學性地思考問題,應該怎么樣研究問題才更加合理、科學,讓學生在原來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研究是否有更好的實驗方法,這樣才是高中化學教學所期待達到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避免自己一人操作完成實驗,應該將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讓學生親自感受,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自己操作、進行討論、研究為什么這樣設計實驗、實驗有什么地方是不足的、實驗需不需要改進、有沒有辦法可以讓實驗變得更好,這樣更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從古至今,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國家,重大發明都是經過不斷實驗,不斷對實驗進行創新,不斷對實驗做出改進而來的,往往通過實驗,人們就可以發現不一樣的東西。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應該注意:(1)讓學生學會通過實驗,利用已有的化學知識進行實驗,從實驗中的現象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從而得到新的知識,讓學生體驗通過自己的研究而獲得不一樣的東西的快樂,最終幫助學生形成利用實驗來探索未知的研究習慣。(2)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改進,鍛煉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在化學教材中的實驗,大部分是已給出操作方式和知識原理的,讓學生自己單單操作教材中的實驗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課本中的實驗大膽地進行改進和設計。教師應該如何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改進,就是要求學生思考教材實驗是否有缺陷,尋找教材實驗中存在的缺陷,針對缺陷進行改良,大膽地假設,盡力找到達到實驗目的的最佳方法。可以通過對實驗儀器進行改裝、適當地增加更好更有效的實驗裝置、替換實驗所用的試劑、利用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劑等,啟發學生的思維。(3)鼓勵學生創造不同的實驗方法,讓學生更加靈活的思考。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小組研究,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討論、研究,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實驗儀器,共同探究出不同于教材的多種實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影響實驗的因素進行思考,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回顧與篩選。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結語
創新能力無論對于學生還是對于國家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可以一日而成的,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有創新的意識,敢于打破常規的教學理念,時時刻刻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任務,認識到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德麗.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80-181.
[2]周軍.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學教學參考,2015(29):90.
作者簡介:
馬璟,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