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遙
摘 要: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數學在各個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學生在生理發展方面和心理特征方面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的。學校部分優質生源的減少,學生的素質更是參差不齊。這樣的形勢勢必會對數學教學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數學課堂中差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為高中數學教學的突破尋求一個出口方向。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課堂;差異教學
差異教學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學生在認知能力上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以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具體實施中,教師應突破傳統模式,改變以往的統一教學方法,兼顧學生的個性和能力,注重課堂氛圍的創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使學生形成一種有效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數學課堂中差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需要著手于實際情況,實際確定“差異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進而全面發揮差異教學的作用,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全面化發展。需要掌握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數學教材內容,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態度,以及教師數學教學能力等。以此為依據方向,探究差異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操作,防止出現差異教學的錯誤使用,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高中數學課堂差異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差異教學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學習興趣差異和學生學習態度差異上。差異教學的發展可以改變原始學生個性化學習得不到滿足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在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把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現象對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差異教學的實施是必要的。
二、高中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的實踐探析
1.合理布置不同層次的預習作業
預習是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讓學生對新內容有個整體感知,促進其自學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合理安排預習作業,注重分層,引導學生有計劃、有目標地學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考慮到高中生在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上存在差異,教學中教師要設置層次化和彈性化的教學目標,滿足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需求,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在教學中,教師應倡導先教后學的模式,讓學生先了解,在其掌握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促進其思考探究。比如,對于學困生,就讓他先復習,回顧以往的知識,基本能看懂新知識,嘗試完成相應的習題,出現問題記錄下來先向同學請教,解決不了就帶著疑問聽課。對于中等生,預習要求就要高一點,不僅要掌握理解相關內容,會參照定理公式進行計算,還要完成習題,主動幫助學困生。對于學優生,就要提升到一定層面,不能停留在知識表面,除了主動推導公式定理、積極解決例題外,還要從理論和方法上消化預習內容,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有自己的思考,為討論探究奠定基礎。
2.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創設有趣的情境,活躍課堂,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數學學習都有新的認知。例如,在講“橢圓”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將一根繩的兩端固定在黑板上,用粉筆將細繩拉緊,讓粉筆在黑板上慢慢移動,引導學生思考:畫出來的是什么圖形?有的學生認為是圓形,有的學生認為是橢圓,看到他們爭論,教師再提倡驗證,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來,結果是橢圓。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還能掌握他們思維的差異性,進而更好地實施差異教學。
3.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合作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廣泛運用。一個班級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果直接分成A、B、C三等,學生自尊心會受到傷害,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情緒。采用小組的形式,就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交流,相互促進,實現互補。出于差異教學的考慮,在具體實施時,教師要注意:
(1)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數量的題目,注重其思考探索的深度,必要時可以提供幫助。
(2)在開展合作學習時,要合理安排各種角色,保證學困生的參與度,幫助其解決問題,增強其學習的信心。要重視中等生的發展需求,適當地點撥指導,促進其提升。學優生是整個小組的中堅力量,教師要提供平臺讓其發展,讓其主動幫助其他學生,促進整體的進步。
4.教師要加強課后指導
在布置作業時,教師要體現教學差異性,針對學情設計靈活、有層次的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適當地發展能力,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一般布置三個層次的作業,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對于學困生,布置基礎性作業,讓其對教材概念、公式有一個扎實的掌握。對于中等生,以基礎題為主,布置少量的提升題,幫助學生穩固提升。對于學優生,布置一些綜合性、靈活性較強的題目,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這樣布置作業,符合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能讓其循序漸進,穩固提升。在課外輔導時,教師要注重差異,針對學生的不同學情,有側重地輔導,幫助學困生彌補聽課不足,加強基礎輔導,注重中等生的能力提升,引導學優生自主學習,實現能力拓展,發揮差異教學的價值。
總而言之,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也形成了社會多樣化的需求。所以,教學應該在承認這種差異是一種需求的前提下,不斷地尋找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讓所有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
[2]胡興宏.分層遞進教學策略在課堂中運用[M].中國紡織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