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芬
摘 要:初中作為義務教育的關鍵時期,銜接小學和高中。隨著初中生接觸的知識的加深與拓寬以及學校開設課程的增加,從各方面看課程都擁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樣的優勢在語文學科中尤為突出。語文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來源,對語文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做出了簡要分析,并提出針對建議,希望對廣大教師有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興趣是一個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不僅會更加用功,同時也顯得極為輕松,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享受學習的過程。針對這一點,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也要善于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語文學習中,有些知識趣味性十足,但有些卻十分枯燥,這時能夠將枯燥的知識變為有趣的知識就十分重要。
1努力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結合,雖說我們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容忽視,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是對教學效果有極大的影響。有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能夠放松心情,產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增加師生互動機會,促進知識的吸收。相反,學生會覺得上課是一件緊張的事情,無法集中精力,進而失去興趣,甚至厭學。
對于教師來說,首先要認清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要素,進而從實際工作中注意觀察,采用適合的方式與學生相處。教師必須樹立起自己的威信,同時在道德方面做出榜樣,與學生相互信賴,建立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還要講究教學方法,在平等與尊重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最終,為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相處環境,創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感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2結合多媒體教學,充分展不語文的魅力
科技的不斷進步,使得科技成果不斷進入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在課改中也提到了,課程要積極地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結合多種技術手段,以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現知識、講授知識。在語文學習中,面對抽象的文字表述,學生會覺得十分枯燥。而又因其內容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有情節和景物的描述,學生有渴望得到具象的認知體驗。這就是學生興趣的來源,若不加以保護和滿足,他們就將會失去興趣。多媒體設備所展示出來的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利于理解和記憶,同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3改進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模式依舊是當今教學所采用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教學模式,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作為教學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可以采用小組探究的方式,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在探索中找到答案,在做中學,將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發現。并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發表結果時提升學生的總結與表達能力。小組探究法在新課改中被大力倡導,這種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4調動學生的情感
語文科目的學習包括很多內容,文章只是語文學習的途徑,真正的教學目的是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正確的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學會欣賞語言藝術,體會語言的魅力。語言是感情的載體,不論何種文學載體,都是作者感情的抒發,自我的表達,并不是僅僅從字面就可以理解透徹的,這其中具有巨大的探究潛力。若想理解一篇文章,就必須首先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在去結合文章,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感情作為紐帶,深入體會文章所表。語文其蘊含情感豐富,極具人文精神,因此也必須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情感,完全投入文章中去體會,進而能夠分析和表達。這對教師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
5適時地鼓勵學生,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
常言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其努力的結果,任何人都不能依照自己的標準去否定這一份努力。只要學生盡力去學習,那么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鼓勵。不論是成績好的學生,或者是成績靠后的學生,一份鼓勵都是對他們的努力的肯定,對學生而言,這種精神激勵要比物質獎勵更能激發他們的斗志。
這種鼓勵會讓學生的信心增加,信心也是學習興趣的來源之一。教師對學生的激勵不僅在于考試結束,平時的激勵更為重要,適當的善意的言語、微笑、肢體語言都會被學生捕捉到,也會對其產生積極地影響。
6結束語
興趣的力量是偉大的,但興趣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中,發現并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敏感的階段,心理處在從幼稚向成熟的過渡期,擁有一定的叛逆性,因此更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保證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為目的,被動的接受學習只會增加其厭惡學習的幾率。教學中,教師要首先保證學生處于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環境中,消除學生學習的緊張感。其次,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從多角度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后,注意學生心理環境的建設,多給予學生精神激勵,發揮情感優勢,提升學習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何志榮.淺析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語文天地,2015(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