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部分企業由于制度體系和管理觀念較為落后,導致企業行政管理能力和效率水平偏低,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對于企業管理問題,本文將從企業發展和企業創新等角度,對國內企業現有的管理狀況和管理問題進行歸納;同時以此為出發點,為企業如何進行科學化的行政管理體系構建提出建議,幫助企業形成現代化管理模式。
關鍵詞:企業發展;行政管理;體制;決策機制
企業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實現,在現有企業架構之下,往往是由上至下的。企業管理層首先需要意識到行政管理科學化發展的重要性,并以管理機制和決策機制的自我反思和改良入手,方能夠帶動企業全體形成創新動力和創新意識,最終引導企業走上科學化管理正軌。一旦企業管理層缺乏長遠眼光,無法從發展角度對企業存在的管理弊端進行正視,勢必會導致企業發展止步不前,難以將科學化行政管理貫徹落實。
1 企業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組織結構情況。我國大部分企業由于經歷了計劃經濟時代,因此在企業建設模式和企業組織結構等方面,采用了多層級的復雜結構,這種結構有著十分嚴明的組織特色,但是在實際運行當中效率偏低,部分部門設置環節過于臃腫,導致企業決策的執行難以快速、全面、有效的開展和執行。在市場環境朝向市場經濟發生轉變的過程當中,傳統企業行政結構所表現出的效率低下、執行力不足等弊端也就隨之暴露了出來,其中國內的大部分國有企業首當其沖,在新型經濟環境當中難以獲得進一步的企業發展和競爭實力提升。以決策為例,企業所進行的決策需要依托信息咨詢來完成市場發展的規劃和戰略的制定,但是復雜的企業層級結構造成的是信息的逐層上傳以及決策執行的逐層下達,其中所產生的信息誤差和制度執行力情況可想而知。對于企業來說,行政結構的設置是影響科學管理的首要問題。
2)企業管理制度相對陳舊。傳統企業所開展的行政管理制度建設,往往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官僚主義作風。企業高層領導在企業當中占據絕對權利,并在管理當中脫離企業的管理實際需求,轉而做形式主義建設。這種情況在傳統企業當中大行其道,導致企業表面上顯得秩序井然,實際上企業運行效率和資源配置都難以跟上企業的建設發展需求,最終導致企業遭到市場的拋棄。在相關管理經驗當中,企業官僚主義作風下的制度建設,往往難以令下層機構、部門信服,常見的問題出現在部門職能失位、上下級溝通交流不足、行政部門管理命令無法快速下達。這種制度影響下的企業環境十分分散,管理制度無法向下落實,而市場意見和市場變化信息無法向上傳達,企業管理層無法做出準確決策。
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情況。企業所開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當中的重要環節,企業是否擁有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是否已經形成了科學客觀的管理方案,對于企業發展和企業管理而言都具有巨大影響。但就以往的企業經驗和相關的社會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理念和執行制度的偏差。部分企業缺少對于人力資源的重視,對于員工價值和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發展關聯保持漠視,企業領導錯誤的員工認知,導致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之間存在明顯的割裂,這種觀念下企業發展將不具備凝聚力。社會現實表明,企業由于缺少科學的人力資源觀念,導致員工“小團體”現象嚴重,最終導致企業陷入到發展漩渦,形成不良循環。
2 打造科學化企業行政管理的應對措施
1)進行扁平式組織結構建設。組織結構臃腫、復雜,是企業當前階段面臨的行政管理科學性不足的困境和難題。而對于企業發展來說,企業個部門之間的職能性和縱向管理機制的系統性,同時也是企業無法去除的。因此企業在面臨改革和發展時陷入了兩難境地。對于這種企業狀況和組織結構狀況來說,筆者結合管理經驗,提出了扁平化管理組織機制的構建策略。扁平化組織管理是現代企業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與傳統的縱向管理體系不同,扁平化行政管理要求企業管理能夠橫向拓寬,實現職能的豐富,從而加大企業的垂直管理水平[1]。因此企業應當強調借助流程化管理,形成基于企業發展的流程整合。例如美國通用公司在面對電器市場變化時,開展了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改革,改革過程中,企業內部采取了消除部門障礙的方式,加強了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其中工程技術、產品加工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能夠進行信息共享,從而形成了依托于市場的“無邊界”管理理念。扁平化的無邊界管理結構幫助通用公司走出困境,贏得市場認可。對于國內企業來說,美國通用公司所處的市場環境轉變與國內市場環境變化規律有著相似性,而通用公司所作出的企業轉變和企業創新也值得國內企業進行借鑒和學習。
2)企業制度改革與制度建設。企業所進行的行政管理改革,作為改革的一種,在破除了原有的錯誤理念和管理方法之后,需要進行全新的、具有科學化指導意義的管理制度建設,以此來滿足企業改革的前進要求,使改革切實有效地為企業發展服務。對于開展扁平化組織機制構建的企業來說,其所進行的改革和制度建設應當與扁平化的管理機制向適應。而扁平化機制當中的重要特色,體現在企業職能的擴散和交流,同時加強員工的發展意識。因此在開展管理制度建設時,企業高層管理者應當首先認識到管理制度與部門、員工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系,并以部門和員工作為導向,進行管理制度的構建。筆者提出,企業可以嘗試開展員工調研和部門參與制度建設方式,加大企業內部活力的同時,明確管理的優勢和不足,并以管理需要和管理方向為根本,建設合理的管理制度。
3)改變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人力資源是帶動企業發展的重要企業資源,企業領導者需要從認識方面做出轉變,認識到人才對于企業的價值、了解人才在企業發展當中的作用、明確人才在企業當中所提出的訴求,從而更好地完成科學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制定。筆者提出,企業可以從人才規劃和企業規劃兩個方面入手,形成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企業人力管理標準,其中人才選聘、人才培養和人才晉升渠道等,都應當與人才需求相吻合,企業可以嘗試通過積極的激勵計劃帶給企業人才以價值感,同時借助企業文化建設打造企業凝聚力,從而發揮出人才在企業當中的積極作用。
在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建設方案方面,筆者結合現代技術條件,提出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建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對于企業發展和企業決策的影響力也逐漸加大。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企業的重要作用,并力圖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提升,加強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決策水平[2]。但是仍然有部分企業在信息化技術水平的建設方面處于滯后狀態,既沒有認識到時代和市場發展的信息化潮流,同時也缺乏對于企業的行政管理的正確認知,最終造成的企業行政管理技術手段十分落后,不符合科學化企業管理要求。因此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當中應當依托信息平臺建立人才評價機制和人才激勵方案,人力資源管理者能夠借助信息平臺等優勢技術,實現全面、細致、具體的人才評價,發掘人才的閃光點,認識到人才價值。
3 結論
綜上所述,目前企業所面臨的行政管理挑戰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企業的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管理兩個方面歷來是企業管理當中的重災區,同時大部分企業由于發展因素積重難返。為了實現企業行政管理的科學化發展,企業必須積極進行管理體系的轉變,通過打造扁平化管理結構和現代化人力資源兩個方面改變現存的管理困境,實現管理機制創新。
參考文獻
[1]劉輝,王麗芳,賈曉麗.新形勢下石油企業創新行政事務管理模式的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8(12):56.
[2]黃昕.淺談物業服務企業轉型升級中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創新[J].現代商業,2018(16):93-94.
作者簡介
陳文(1990-),女,漢族,貴州省興義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