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在初中學習課程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初次深入接觸化學知識和實驗的初中生來說,既新穎又有一定難度,同時在新的教學要求下,必須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學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實驗探究實踐方案。利用實驗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應用比較普遍的方式,具有長期研究和發展的價值,有利于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改革初探
一、 引言
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摒棄了以灌輸式、填鴨式的方法為主的老式教學,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理念和目標,開始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引導學生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對問題的發現和探索能力。對當前的教學現狀來說,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大大地改善當前初中化學處于教學瓶頸的面貌,為初中化學教育打開新的創新之路。
二、 探究性實驗對化學教學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
初中化學中有許多與生活相關的化學反應和知識,特別是一些新鮮的、奇妙的化學物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但是就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真正地投入到化學學習中。主要因為教師沒有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不能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導位置上,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興趣。而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提問,對問題進行研究,提升學生的課堂地位,激發學習興趣。
(二)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
每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特殊的思維方式才能深入探究問題的實質,從而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中利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發現、探索和解決,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的信心。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去重視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去培養自己的探究精神,然后逐漸學習用化學思維模式來思考,運用掌握的化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在大腦里形成適合自己的化學知識體系。
三、 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踐應用
(一) 構建和諧的、勇于提問的教學氛圍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利用一些實驗來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及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效果卻不那么明顯。主要是因為教師對于如何發揮實驗的效果沒有正確的認知和深入的創新,而是按照教材完成實驗后又回歸了死板的理論知識的灌輸中,學生的興趣無法真正地激發出來。因此要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在一堂課的時間內都能保持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探知欲,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的效率。化學教學實際上是充滿趣味的,教師應該充分的挖掘化學知識的有趣性,并有效的利用,通過問題情境的創建來激發學生興趣。問題是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基礎,只有通過提出問題、研究問題,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培養創新精神。比如在學習《應用廣泛的酸、堿、鹽》中有關“鹽”這個課時時,教師可以提問“大家知道在古代食鹽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從而將學生帶到這個問題情境中,圍繞食鹽的產生來進行討論和探究,從而對食鹽的發展史進行探索,比如一開始是經過海水曬干后形成的粗鹽,后來就有了蒸餾和過濾,再后來又引進了提純等,實際上這些又與化學實驗過程緊密相連,從而導出對鹽的研究。通過創建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探究的欲望來進行實驗研究,另外教師也要不斷地開發更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融入教學中,注重積累生活素材和經驗,為化學教學提供更多創新的材料,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二) 充分利用生活經驗來培養探究意識
知識來源生活,生活蘊含知識。利用生活實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初中化學知識逐漸的復雜和深奧,許多學生會因為理解問題和跟不上節奏而對化學學習產生抵觸、厭煩和畏懼的心理,從而不愿去思考,不愿去想問題。而利用生活實例可以有效地改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去提升對化學知識的好奇心,引發問題的產生,從而推動探究式實驗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金屬的冶煉與利用》中關于“金屬防護和廢金屬回收”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先拿一個久放的鐵釘來舉例,為什么鐵釘表面出現了銹跡,這些銹跡是什么?是怎么來的?很多學生都能答出是與空氣有關,進而再去討論,鐵釘發生了這種變化對其本身有什么影響?可以怎么避免鐵釘生銹呢?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見所聞中來發表意見,然后教師可以帶著學生的疑問和好奇來進行實驗探究,去研究鐵釘該如何保存。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又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另外,在進行實驗探究時,教師要將課堂的主導性交給學生,在一定的引導之后,要鼓勵學生來全程完成實驗,包括對問題提出假設、制定實驗的計劃、設計實驗具體操作步驟和細節以及對結論的整理和歸納等,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實驗探究體系,培養探究意識。
(三) 創新化學實驗,深入探究本質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而如何進行探究式實驗,發揮其最大價值,是當前教師要重視的問題。實驗本身就是一個對問題探究的過程,所以要對化學實驗進行進一步創新,才能擺脫教材內容的束縛,讓學生感受到實驗更多的樂趣。教師要善于挖掘實驗中具有新意的知識點,為化學實驗賦予更多的內容。讓學生利用不同的實驗來探究同一個知識點,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幫助其思維不斷的擴展。比如在學習《身邊的化學物質》中“氧氣的制取與性質”時,需要進行相應的實驗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實驗時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不同的小組分別做木炭燃燒、蠟燭燃燒和鐵絲燃燒的實驗,在進行數據和現象的記錄后,由小組代表來進行集體的匯報,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的幫助和鼓勵來激發學生的熱情,促進其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實驗中來。其實這種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充分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升課堂實驗教學的效果。
(四) 加強探究環節的訓練,提高探究效果
首先,要加強對實驗基本操作步驟和規范的訓練,深入了解探究性實驗在研究化學原理上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基礎實驗技能和操作能力,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才能更好地提升實驗效果。比如酒精燈如何正確熄滅,如何準確的取得不同性質的化學物質等。其次,教師也不能一味地放任學生自我探究,對于稍有難度的實驗,教師還要進行常規的演示,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參考,也能借此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最后,教師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先讓學生掌握探究實驗的方法,然后一步步加強探究力度,逐漸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初中化學水平和質量,推動化學教學的研究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探究性的實驗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興趣和信心,還能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結合更多的素材來豐富課堂內容,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他們探究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胡萬成.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7(36):50-51.
[2]張志國.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設計與研究[J].吉林教育,2017(22).
[3]李衍鑫.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4):9.
[4]張翠敏.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化學探究實驗的改進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8.
作者簡介:劉利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州康樂縣康豐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