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呈現了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妙用指出其傳承文化,形成家風,便利學習的特點。然后分析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主要問題,包括選擇、理解和堅持等問題。接著從家長、學生和社會等角度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采用有趣的學習形式,家長不斷地提升自我,聯合學校教育等具體實踐措施。由此來促進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融合與發展。
關鍵詞:古典詩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一、?前言
古典詩詞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其中蘊藏了大量的歷史、民族、哲理內容,幾乎囊括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古典詩詞也是現代教育一個極好的載體。所以,古典詩詞的學習機會貫穿了基礎教育階段。在小學和中學教育中,古典詩詞的教育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所以教師也鼓勵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使用古典詩詞,豐富教育教學的效果。
二、?古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妙用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一個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成長。因此,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必須要重視教育,有效地利用家庭教育的便利性來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目前研究者也對家庭教育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家庭教育的目的、方法、內容以及習慣等進行了調查研究。可以說家庭教育的內容是非常關鍵的,這是萬木之源。家長采用什么內容來進行教育會對孩子未來的喜好產生影響。古詩詞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優秀的文化內容。這一內容如果用到家庭教育中將會有多方面的益處。
(一)?古詩詞蘊含著中華文化
中國古典詩詞是古代文人創作的,其中蘊含了大量的中華文化。不少的內容呈現了歷史事件、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民族心理內容。比如像李白的《靜夜思》體現的是一種思鄉的文化內容,古代因為征戰和遷徙,出現了大量的思鄉的詩歌。這些詩歌中飽含了對家鄉的眷念,對親人的期盼之情,還有對友人的祝福等等。這些詩歌的情感豐富,與現代人的生活情感是相通的。所以,在很多時候讀這些詩歌是能夠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產生對國家、民族和家庭的熱愛之情的。而熱愛生活,熱愛生活中的一切,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是家庭教育的目標之一。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適合使用古詩詞。
(二)?古詩詞體現了家風家教
一個家庭的風氣往往會對家庭成員形成比較大的影響。家教好的家庭中孩子的成長更加的有利。所以樹立良好的家風,形成好的家教也是非常關鍵的。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利用古代詩歌來構建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這是因為古代詩歌中有很多關于家庭教育的內容,也牽涉到人的行為處事,出現了哲學認識。有些道理家長直接給孩子講述,可能他們并不明白,但是如果能夠以詩歌的形式表演出來,那么朗朗上口的句子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于人。”這樣句子能夠讓孩子記住,并且慢慢地融入生活之中,成為個人的能力和道德標準。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培養出的孩子的三觀更加端正。
(三)?古詩歌的形式更加便利
孩子一天的時間里有很多時間需要用來接收義務教育的內容,所以在家中學習和課后學習的時間并不多。很多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總是因為內容太多而產生厭倦感。而且不少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而古詩詞是比較簡短的內容,孩子讀一讀就可以結束,并且不少的內容都是押韻的,讀起來像兒歌一樣好聽。孩子學習和背誦的話比較容易。這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用的。在家庭教育中就可以擠出時間來誦讀和背誦一首小詩,簡單地理解和分析。這比長篇大論的學習材料可能更容易獲得孩子們的青睞。
三、?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運用的問題
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中運用是具有多方面的效用的。所以不少的家長也開始在家庭教育中增加這些內容。就目前的實踐效果來看,孩子們的語言理解能力、詞語運用能力、學習興趣都有提升。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古詩詞的選擇問題
現在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古詩詞的操作非常簡單,就是給孩子買一本古典詩歌的書,讓他們跟著書或者書本自帶的音頻文件來讀。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來記憶這些內容。這種形式雖然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但是孩子的學習出現了選擇問題和方向問題。首先,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古詩詞內容都能夠比較明白理解的。換句話說就是部分古典詩詞不適合孩子某一階段的誦讀分析。所以家長需要甄別選擇。然而,很多家庭缺少了這個環節,籠統背誦和記憶會讓孩子不求甚解,甚至出現了厭煩情緒。其次,不同的古詩詞蘊含的內容不同,比如有詞中有豪放派和婉約派的,詩歌有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的。不同歷史時期,這些詩歌的傾向不同,像先秦詩歌比較貼近民間文學,唐代詩歌是集大成時期等等。不同的詩歌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家長為了孩子就必須選擇正確的內容,通過這些內容來引導孩子的未來發展方向。
(二)?古詩詞的理解問題
古典詩詞一般非常的短小,蘊含的內容卻非常多。一般詩歌中一個字可能都帶有多重意思。家長可能在這方面的有限制,所以在引導孩子的時候會存在較多的不足。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就是形容詞作動詞用,很多家長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遇到孩子詢問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怎么解答,所以很多時候家長會選擇避開這些內容。所以,古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運用就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位置。
(三)?古詩詞學習的堅持問題
任何學習都是一個長期積累、不斷堅持的活動。在家庭教育中依然如此。現代生活的壓力比較大,很多家長能夠陪孩子的時間并不多。所以,他們能夠陪著孩子讀書的時間也不多。一些家長在開學之初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也在家中給孩子添置了不少的古詩詞誦讀書籍,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卻難以持之以恒。因為各種事情耽誤孩子學習古詩詞的事情常有發生。這樣孩子學習的斷斷續續的,學習的效果也就不夠好了。
四、?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運用問題的原因分析
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的運用中出現這些問題并不是偶然的,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導致的。
首先,不少的家長自身存在不足。現在很多的家長在文化素養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家長自己在理解和認識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理解。特別是一些需要解釋說明的地方,家長自己都理解不清楚,那就更更不容易給孩子講解清楚了。還有一些家長自己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不太重視,他們回家以后對孩子的監管和教導比較少。這些原因導致了古典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選擇和運用問題。
其次,孩子自身存在較大的不足。小孩子的自制力是不夠強的,他們在學習的時候遇到難一點兒的內容就會放棄。古詩詞的一些內容比較深奧,孩子們在遇到的時候會本能地選擇拒絕。另外,在家庭教育中有些長輩對孩子過度溺愛,導致這些孩子們意志力不強,什么事情都依賴大人來解決。這種依賴心也影響到了孩子們的成長。
另外,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比較大。可能現在社會上很多人覺得古典詩詞在未來的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家長也對這個內容不以為然。不少家長側重孩子的藝術和技術學習,對古典詩詞這樣的內容選擇的相對要少一些。那么,這就導致了古詩詞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不兼容問題。
五、?利用古詩詞展開家庭教育的具體策略
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古詩詞教育對孩子的文化素養的提升,傳統文化的繼承,三觀的形成都是有極大的好處的。古詩詞的教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家長需要采用比較合適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家庭教育,融入合適的教育內容。
(一)?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
在孩子們學習古典詩歌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幫孩子把關,選擇合適他們的內容。在剛接觸古典詩歌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字比較簡單,或者帶有拼音的讀本。從讀本中挑選出一些理解比較容易的詩歌。這樣家長就容易給孩子講解歷史背景,容易幫助孩子理解相關內容。比如駱賓王的《鵝》的內容非常的簡單,很容易理解并且能夠內容簡單而集中。孩子在讀到時候可以形成直觀的畫面。這樣的詩歌更適合小孩子誦讀和記憶。所以,選擇合適的內容是第一步。家長可以參考孩子學校教育中的內容,并且根據具體的環節主題來安排學習活動。
(二)?采用有趣的學習形式
古詩詞運用到家庭教育中,僅僅依靠讀、背、記這幾種形式來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學習的時候家長要采用一些比較新穎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比如用手機、電腦或者電視給孩子放相關的視頻內容。孩子就能通過畫面來記憶詩歌的內容。這樣誦讀效果要比直接背誦好得多。或者家長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來估計孩子學習,比如讀《月》這首詩歌的時候可以試著想象一下月夜我們在做什么,就能夠與孩子的作文寫作連接起來。在學習《鵝》的時候,可以畫一畫大白鵝的樣子,涂一涂顏色等等。如此就能夠將古詩詞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活動內容新穎有趣。自然,孩子的學習興趣被提升起來,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古詩詞的學習中去,更能保持學習的熱情。
(三)?家長不斷地提升自我
在古詩詞的家庭教育中,家長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家長先誦讀理解,并且將這些內容整理以后再教給孩子。這樣的話孩子就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也能夠在家長的引導下不斷進步。家長可以借助互聯網或者文獻資料學習,在空余時間看一看古典詩詞,匯總多方面的材料。這樣就能夠給孩子的古詩詞學習提供幫助。
(四)?聯合學校教育活動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一個聯合體。家庭教育的內容要與學校教育相配合。所以,家長要經常聯系教師,可以將古典詩歌的學習情況與教師的教學結合起來,溝通互動,掌握孩子的學習動向。家長就可以根據學校教育的進度來調整家庭教育內容,輔助選擇恰當的內容。這對孩子的古典詩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古典詩詞的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傳承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還能夠比較好的促進家庭教育的發展。因此,我們要鼓勵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運用古典詩詞,規避可能出現的問題,引導孩子不斷地學習進步,成為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翠瑩.基于文化自信談古典詩詞的時代價值[J].大慶社會科學,2019(3).
[2]張萍.基于可視化的古典詩詞多元教學方法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4).
[3]李小慧.借力古典詩詞,添翼學科教學[J].文教資料,2019(6).
作者簡介:
曹旺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如東友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