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琴
摘 要:數學思想是數學的核心,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數學的關鍵。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和掌握了數學思想,他們不但能在數學課堂上更有效地獲得知識,而且還會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正使所學數學發揮它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滲透方法
小學數學是基礎知識,非常重要。但是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學好數學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在數學的啟蒙教育階段,基礎知識的積累階段,就要從小給他們灌輸數學思想,因為數學思想不但會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更加容易、有效,而且還能讓學生在遇到學習或者生活中的困難時,有意識地用數學思想分析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效率。可見,具有一定的數學思想,不但能正確認識數學,懂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性,而且還會正確學習數學,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產生構建和豐富自己數學思想和數學體系的強烈愿望,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充滿求知欲,努力探索,獲得更多的未知知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老師如何在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實現教學意義呢?本人總結了一些滲透數學思想的方法,與大家交流、討論。
一、數學轉化思想的積極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總是會發現一種現象,有些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或者解答一些題型時,總是轉不過彎來,用一種方法對某一節課學過的知識死磕,總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求不出正確的答案。顯然,此種現象不但是學生對知識掌握不夠靈活,他們學習數學的思想也比較死板,不會轉變,不會對知識進行銜接、遷移,調動所有學過的知識靈活解決眼下的小問題。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數學老師,就要在教學中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讓學生能靈活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并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我們知道,所謂的轉化思想就是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知識的某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并且能進行知識的遷移,使常見的單一數學形式更加豐富、靈活。比如,化曲為直、化數為形、化繁為簡、化新為舊等等,這些數學的轉化,都能在一定程度降底數學的難度,使抽象的數學變得更加直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更加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使學習數學更加有效。
二、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積極滲透
小學數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數與形相結合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數與形的研究,一點點地從數字、符號,從加減、乘除、應用題等實現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數形結合簡單地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屬性,兩個認識,是把直觀形象的幾何圖形、位置關系與抽象難懂的數學語言和數量關系結合起來,并通過以形助數或以數解形的認識方式,使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直觀,使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條理,明白主次,從而優化學習過程、降低難度,易于學生掌握,最終達到教學目的。所以,在數學思想中,數形結合思想是核心,也是關鍵,在教學中滲透數形思想,不僅能大大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充分地吸收、內化所學知識。
三、數學符號化思想的積極滲透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數學的直觀認識,肯定就是起初最簡單的那些數學符號和數字,比如“+”“-”“=”“×”“÷”等等,還有一些簡單的數字。符號化的數學思想,是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數學的一種思維邏輯和方法,還是讓學生充分、正確認識數學的途徑。通過在教學中滲透符號化數學思想,構成學生數學關系、字母、圖形等符號數學體系,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我們知道,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成熟,符號化思想還沒有形成,這讓他們面對數學公式中的各種符號時很難理解,大大增加了他們對數學公式的學習難度。所以,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符號化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就是數形,就是符號與數字的結合,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們的作用,這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增加數學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數學,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想得到培養、發展,使課堂教學效率有所保障。
總之,數學思想是學生學習數學必須要有的一種能力,因此,作為小學數學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入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正確的。在教學中通過數形思想、符號化思想、轉化思想等,使學生的數學思想得到全面的培養與提升,從而為學生學好數學,為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瑋.數學思想的本質意蘊及建構策略:基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4(6):68.
[2]田潤垠,胡明.小學數學“數的運算”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