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清
摘 要:優化課堂教學要以素質教育的思想為指導,以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為目標,從遠處著眼,持之以恒,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實踐能力的重任,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每個環節之中,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激發;創新意識;培養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數學必須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自主學習是創新教育的種形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自覺以“生本主義”為原則,以“自主學習”理論為依據,以課堂為自主學習的實踐陣地,培養以發散思維為主要特征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為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前提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淵博的知識,能夠熟練地掌握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手段為教育教學服務。在數學教學中,我常常借助多媒體,真正的推進素質教育,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學習的對象具有多樣性和生動性,降低了學習難度,教師由講演者變為了學生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索性的學習,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我把這節課制成多媒體課件把三角形面積的整個推導過程,一步步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充分地觀察、分析,掌握了旋轉和平移的方法,突破了難點掌握了重點。
我們教師所從事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的行業,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豐富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要想把他們內在的潛力挖掘出來,我們首先要重視他們,用愛環繞著他們,在愛的氛圍中教育他們,和他們交朋友,使學生覺得你可親可近,學生認可了你,他們才能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為了孩子們我從不因個人的私事耽誤學生的課。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就會潛移默化地感到你的愛,他們會縮小和你的距離,無話不談,把你作為他的知心朋友。在校期間,有時個別學生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這時我總是主動帶學生去看病,就像他們的媽媽一樣關心愛護他們。
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常常對他們說你真行,你真棒,挖掘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從而調動起全班同學的創造力,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我也不放過,有些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我總是尋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多做對一道數學題,上課回答對一個問題,這時我總是在同學們面前說,誰誰有進步,老師和全體同學鼓勵他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進步。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好好學也能學好。從而喜歡數學,不再認為阿拉伯數字是枯燥無味的。對于那些尖子生,要注意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例如教學中有這樣的一個片斷:已知:AB:EB=2:1,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四邊形AECD的面積為5cm2,求AB=?學生利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很快列出方程計算出結果。這時我帶頭鼓起掌來,并激發學生想出其他的方法,不一會兒幾名同學躍躍欲試,想起了其他解法,把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列方程解答。對于這些同學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深深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與自豪。
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學習數學的目的是更好地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服務。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常常列舉一些具體的實例,把枯燥無味的數學題變得生動形象具體,激發學生解答問題的強烈愿望,使他們認識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意識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例如在學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后,為了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先帶領同學們到學校的圓形花池邊認真觀察,告訴他們大圓的半徑、小圓的半徑,試問能不能求出周圍花池邊的面積,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很快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如在教學行程問題的相遇問題時,我總是請兩位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到前面表演,讓他們親自感受到是怎么回事,其他同學也感到形象具體,覺得學好數學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特征”時,我先出示一組數:63、21、105、78、123、126、321、405,并指出這些數都能被3整除。有的同學仿照能被2、5整除的特征來觀察研究這一組數,有的同學認為老師課前算好的數來演示給大家,有些不服氣,提出由同學說出數教師來判別。不論他們提出什么樣的數,我都能一一答出正確結果,就在大家最想知道老師判別方法時,我引出課題,使大家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特征”,整整一節課,同學們學得津津有味,學習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創新意識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又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打開思維大門激發學習興趣的“金鑰匙”。因此,我在課堂上經常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教材、質疑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現問題,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在小組內討論解決自己提出單位問題,提高創造能力,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在不同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思維的火花。例如“三角形內角和”教學中,有同學提出:能否把課本上的“折拼法”改為“撕開法”呢?“先撕開,再拼合”,自由度大,易操作,且更讓人信服。教師及時鼓勵學生不落窠臼,標新立異,勇于突破。鼓勵他們刻苦鉆研,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問難,勇于發表不同見解。另外,在數學課外練習題的設計中,形式要多樣,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題,讓學生用求異思維解決數學問題,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也就是“一題多解”。
例如:1、請你畫一個三角形,使它的面積為6平方厘米。
2.填空:0.25>()>()>0.2。
3.下面各題中每組四個數都是按一定規律排列的,把其中一個多余的找出來:
(1)3、9、18、27、81
(2)2、4、6、7、10
實踐證明,開放性的練習題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華家嶺鎮牛家山小學,甘肅 定西 74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