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要】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音樂教學伴隨著動聽的旋律、優美的歌曲、和諧的韻律等,讓學生身心愉悅,身心放松,利于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采用快樂教學法,能夠更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實現有效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文章就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的論題,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音樂;快樂教學;興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快樂教學法,就是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營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教學模式。音樂,本身是一門藝術,是欣賞美、創造美的藝術性學科,本身就給人賞心悅目、身心放松的美感,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而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識譜、練唱、聽音、辨節奏等的灌輸教學、機械訓練,讓學生對音樂感到厭倦、感到枯燥。小學音樂教師,應順應教育發展的趨勢,著眼學情,采用新穎、快樂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快樂成為音樂教學的主旋律,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促學生全面發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運用快樂教學、打造快樂課堂的問題,談幾點思考。
一、構建游戲課堂,體驗音樂學習快樂感
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基于這些特點,創設多元游戲化課堂,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和好動,讓學生玩樂中學習、學習中玩樂,體驗學習的快樂,收獲學習的愉悅。
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之初彈奏影視樂曲,讓學生邊聽邊做動作,邊猜出是哪些影視作品。如《西游記》《大風車》《豬八戒背媳婦》等,游戲的融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課堂氛圍,營建“寓教于樂”的課堂氛圍。
又如教學生演唱《青藏高原》時,這首歌曲中許多旋律和節奏比較難掌握,會讓學生感到厭煩。而在教學中,教師融入游戲活動,可以讓這首歌曲的學習,增添了趣味性、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如課堂之初開展“大腦風暴”游戲,教師用多媒體呈現出問題,讓學生快速閱讀,快速“配對連線”,激活課堂氛圍。
西藏圣湖? ? ? ? ? ? ? ? ? ? ? ?沱沱河
世界第一高峰? ? ? ? ? ? ? ?羊卓雍措
長江源頭? ? ? ? ? ? ? ? ? ? ? ?珠穆朗瑪峰
這個游戲的開展,除了激活課堂,也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調動學生課前運用有關資料進行自主先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奠基快樂課堂。
對于《青藏高原》的教學,還可以開展接龍游戲。因為這首歌的旋律等比較復雜,不容易演唱,而接龍式演唱游戲的開展,為教學內容更增添了趣味性,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收獲音樂學習的快樂感,也營建快樂學習的氛圍,從而有助于課堂質量的提升。
二、運用樂器教學,激發音樂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樂器感興趣,因此,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巧妙運用樂器教學,以樂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由于受應試教育教育的影響,把音樂作為小科、副科對待,要么上自習,讓學生自由處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作業,要么簡單播放幾首歌曲讓學生聽聽、直接教唱歌曲等,忽視學生興趣的發展、音樂素養的提升,也制約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而課堂教學中,能呈現給學生一些樂曲圖片或者樂曲實物,讓學生認識和了解樂曲,如豎琴、電子琴、琵琶、二胡、古箏、月琴、軟弦、手鼓、吉他等的呈現,既吸引學生的興趣,也拓寬學生的視野。
除了讓學生接觸樂器、認識和了解樂器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情況的分析,了解哪些學生熟悉那些樂器,能彈奏哪些樂器,課堂上,給他們搭建展示的平臺。如布置他們一些常見的練習曲,如《小星星》《歌聲與微笑》《小何》《采蘑菇的小姑娘》《讓我們蕩起雙槳》《梁祝》《采茶舞曲》等,讓有表演才能的學生,表演給其他學生看、給其他學生聽,既激發表演者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的自信,也激發其他學生的表演的欲望。教師再簡明扼要地講解其要領,再進行節奏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
樂器,也是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樂器的教學,不能光說不練、光聽不練,應親自演練,也只有親自演練,才能發現音樂的魅力,愛上音樂。
三、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問題教學法一直被廣大教師所使用,問題教學,既吸引學生的興趣,也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音樂教學中,可以根據歌曲的主題、蘊含的故事等,巧妙設計問題,讓問題促師生、生生互動,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如《青藏高原》的教學時,教師先播放音樂,讓學生欣賞、聆聽,然后提出問題,引領學生走進歌曲中。如這是歌曲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表達了怎樣的內容?歌曲的速度怎樣?音樂有什么樣的特點?歌曲中哪個詞體現了藏族音樂的元素?這些問題串的設計,將學生引領到歌曲的欣賞和學習中,有助于對歌曲的理解,從而提升對歌曲的理解力,提高音樂素養。
再如《國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在希望的田野上》《紅旗頌》等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與主題相關的問題,如這些都是愛國歌曲,當是,我們的國家處于什么樣的情況?為什么國歌雄壯?……這些問題提出后,鼓勵學生聯系時代背景和歌曲的創作背景進行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給以補充、總結,既讓學生動得音樂的背后的故事,也融入了德育教育,讓學生意識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再演唱才會感情充沛,激發愛國之心。
四、運用情境教學,營建快樂學習氛圍
快樂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游戲激活課堂、問題引發學生興趣、樂器的運用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之外,情境教學,也是激活課堂、激發興趣、提升學生參與率的主要途徑。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創設情境,營建快樂學習氛圍,促學生積極參與、有效互動。
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之初,采用趣味導入的方式,營建快樂學習的氛圍。如教師彈奏幾部影視作品之后,讓學生猜一猜出自哪些作品。學生猜出后,教師提出,這些都是影視音樂。然后,引導學生字面分析“影視音樂”的含義——影視+音樂、影視=電影+電視,于是,“影視音樂”可以概括為“為電影和電視節目而服務的音樂”。然后,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習的就是影視音樂《讓學生蕩起雙槳》,再巧妙設疑,你們知道《讓我們蕩起雙槳》這個影視音樂是哪部電影的音樂?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的興趣。教師再為學生播放電影《祖國的花朵》的畫面:北京市一小學的五年級二班被評為最優秀的班級,為了慶祝,同學們來到北海公園劃著小船……美麗的白塔倒映在水中……此時,音樂響起,把畫面推向了高潮。這樣的情境創設,不僅為教學內容增趣,也激活學生思維,激活課堂氛圍,更讓學生明確《讓我們蕩起雙槳》是《祖國的花朵》的插曲,從而營建快樂學習的氛圍。
快樂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運用,還可以開展創編表演的活動方式,引發學生的創新力,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表現形式,演唱這首歌,表達出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創編、表演活動,滿足孩子們愛表現的心理,孩子們在活動中,個性綻放,快樂參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走向高效。
素質教育成為當代的主流,而音樂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小學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音樂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音樂素養。教學中,只有融入趣味教學,采用快樂教學法,讓音樂課堂因快樂教學而充滿魔力,促其真正愛上音樂,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的全過程,培養欣賞力、創造力,提升綜合素養,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鐘美玲.音樂快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成才之路, 2016(25):86.
[2]邵紅光.讓音樂的“泉水”盡情流淌——談小學音樂的快樂教學[J].北方音樂,20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