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
【摘要】美育教育是當今國人必須完成的任重而道遠的大事。作為美育教育的基礎學科《樂理視唱》,必須認識清楚形式,明確目標,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應知應會。努力培養基礎扎實,技能突出的當代學前教育教師團隊,為我國的基礎美育教育工作夯實基礎,全面實現2020年的美育教育目標的宏偉藍圖,進行有效的學科定位工作迫在眉睫。
【關鍵詞】學前教育;樂理視唱;學科定位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學前教育的性質
學前教育是指3至6歲兒童進入小學前接受的教育,這個時期的教育是兒童今后人生中最關鍵的教育。例如行為習慣的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將會影響孩子的終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將決定孩子今后的個人修養。專著思考問題,理解能力的培養,將會影響孩子今后個人能力的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將會決定孩子今后思維活躍性的潛在能力。
2015年9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5〕71號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該《意見》總體要求是:構建科學的美育課程體系、大力改進美育教育教學、統籌整合學校與社會美育資源、保障學校美育健康發展??傮w目標是2015年起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資源配置逐步優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美育課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促進、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互聯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
藝術是真正最好的美育教育途徑,特別在嬰幼兒時期的美育教育中,音樂、美術、舞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音樂中的聲音,美術中的線條、顏色,舞蹈中的線條都是運用實際的美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也就是通過形象直觀的方式引導幼兒審美,這是一種摸得著,看得見的、直接美育教育。符合幼兒不隨意注意占優勢、情緒性強、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心理特點。
二、《樂理視唱》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課程設置,課程要求,教學目標,教學對象,以及教學對象今后所從事的職業出發,我們必須把握住人才培養目標這條底線,努力為我們的教學對象樹立如何培養美育教育的先決因素,改進我們的上課方式,教學手段,將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他們,今后他們又將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他們的學生。
《樂理視唱》這門學科在開設過程中出現兩種形式:第一、將《樂理視唱》分為《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兩本教材進行教學;第二、將樂理、視唱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學科教育體系進行教學。無論是第一種教學形式,還是第二種教學形式,都必須知道,教學對象今后是干什么的,明確他們今后的服務對象是誰。只有這樣進行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培養的教學形式方能是教有所學,學有所用。知道知識結構在今天教學對象中的意義,也就是明確了我們的教學對象今后服務的群體需求。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音樂是世界的語言”,而幼兒音樂是指幼兒直接參與的音樂活動。它反映出幼兒的感知、理解、認識以及創造活動的能力和情感的把握,是直接參與情感最好的表達形式,是鍛煉幼兒的規則性和協調性的有效措施。因此,音樂在幼兒園美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地位由此可見。那么、《樂理視唱》這門學科在音樂中的作用也由此可見,是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是今后培養幼兒美育教育中的基礎學科。
三、《樂理視唱》在學前教育中的“度”
“度”是衡量尺寸的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去理解“度”,掌握教學中的“度”。這取決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受教育對象今后的服務對象來共同確定。在學前教育美育教學過程中,幼兒通過學習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進行音樂實踐活動。也就是說《樂理視唱》是我們培養幼兒教師必不可少的學科門類。在整個幼兒教師培養過程中,都必須穿插《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的內容。《幼兒鋼琴基礎及兒歌彈唱》離不開《樂理視唱》,《兒歌表演》離不開《樂理視唱》,《幼兒歌曲創編》離不開《樂理視唱》,幼兒舞蹈也離不開《樂理視唱》。所以《樂理視唱》在整個幼兒教師培養中的地位不可忽視。
在學前教育中,《樂理視唱》的知識結構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講解。首先,《基本樂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頭戲,如果學生對基本理論沒有扎實的功底,就如同建筑物沒有基礎,高樓大廈的建筑物肯定有問題。那么,學前教育中我們在理論方向一定要著重培養今后教師們的節奏、節拍,和弦,調式調性,表情術語,記號以及音樂文化常識。這些知識點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將會陪伴他們的一生。
《視唱練耳》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門類,他關系到學生的聽力訓練,動手能力,語言表達以及眼與口,手的協調能力訓練等方向的學習。因此,在講授《視唱練耳》這門學科時必須要循序漸進,不能茫然,走極端。大學生的美育培養,關系到今后一代又一代的美育培養。今天我們的擔子沒有卸好,明天的擔子將會形成惡性循環。
在《視唱練耳》學科知識結構中,拍子的訓練、音準訓練,節奏訓練,以及視唱表現力訓練尤為關鍵。視唱表現力是整個學了審美培養的關鍵,音與音之間的起伏跌宕,樂句與樂句的相互銜接,作品的演唱風格,聲音的位置,氣息量的多少都是審美的關鍵。在節奏訓練中,匈牙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民族音樂學家柯達伊認為“音樂屬于所有人”他強調“兒童時期是節奏感培養的最佳時期,節奏感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節奏是審美教育的導火線,任何審美的培養都離不開節奏。節奏是構成和諧前提,他必須遵循自然,遵循規律。所以節奏囊括了音樂的起源,也是情緒表達的載體。
四、《樂理視唱》在學前教育中的所屬性
從上述幾點可以看出,音樂課在幼兒園的關鍵性尤為突出。無論是知識結構性,還是幼兒美育培養的重要性,《樂理視唱》在整個學前教育中都體現出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他是美育教育中最為直觀,最為有效的教學學科。聲音、律動,不僅讓幼兒感知能力得到鍛煉,而且是整個幼兒的肢體也得到相應的協調性鍛煉。
因此,在學前教育這個專業體系中,《樂理視唱》這門學科應該得到重視。首先,將《樂理視唱》分為《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進行教學,這樣既保證任課教師的課時安排得到保障,對知識的系統性講解有更加完善性。因為,在學前教育中《視唱練耳》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注重幼兒歌曲的表演教學,而不是專業的藝術生上課模式,教給學生的更多是兒歌的審美?!痘緲防怼愤@個學科實際上可以運用大課形式進行教學,這樣既節約了教師的時間,又能為學校節約一大批人力壓力;其次,將《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定性為必考科目,這關系到美育教育的關鍵,一個自身對音樂基礎都不扎實的學生,今后的工作肯定是有問題的,教育是國之大計,美育是人民的心靈之魂。所以必須嚴格將《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定位為必考科目;第三,將《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定性為學前教育的一級學科。學前教育是全科醫生,這個專業主要針對今后小孩子的智力能力開發。音樂能夠將小孩子在睡夢中喚醒,喚醒他們大腦細胞的發育。同時音樂又能安慰小孩子安靜入睡,讓他們的興奮的細胞安靜下來,得到充足的休息。所以,音樂中的基礎決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
[1]劉昕,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活動指導[M].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2017.
[2]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張奇.幼兒審美心理發展與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王懿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領(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6]馮惠燕.幼兒園綜合藝術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