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月 孫晗
摘 要:學前師資“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對于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有很大意義。就目前的文獻來看,關于學前師資的“產教融合”模式的研究少之又少。本課題正是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對學前師資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模式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學前師資;產教融合;人才培養
在產出導向下,學前師資人才培養的職業勝任力問題是目前學前教育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探索師范類高職高專院校如何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以期探索出一條“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良性發展之路。以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為抓手,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改進、實訓項目的實施過程、畢業標準的制定等多方面入手探究“產教融合”培養的方式。
一、 我國學前師資“產教融合”現狀
國家高度重視高職高專院校的產教融合。高職高專院校辦產教融合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出符合社會急需的相關專業人才,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較高,起到服務社會的社會職能。一些高職學前師資的人才培養模式由初期的簡單校企合作逐步進行深度合作,如讓企業專業人員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聯合開展實踐教學等。產教融合也由最初的學前專業擴展到多個專業,產教融合的廣度和深度都在得到拓展。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產教融合的形式多為校企合作和訂單式培養。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調查目前我國高校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狀況。收集到有效問卷470份,來自河北、湖北、山東、云南等地。調查對象是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未畢業)。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學生認為參與產教融合項目主要是為了學有所用、鍛煉自我和增長見識、為就業做準備;最實用的項目是深入企業的實習活動和校企合作的實訓課程。多數學生認為,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應該為學習者和實踐者。同時,筆者通過訪談還了解到目前我國“產教融合”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二、 學前師資“產教融合”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 校企育人需求的無縫對接是產教融合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校在選擇企業時應首先看重其整體綜合實力,尤其重視其能否提供較好的實踐教學條件。雖然大部分學校的培養計劃中都有一些認知實習、頂崗實習,但是實習多為保育員和教養員實習,不能滿足就業后多元化的崗位需要(如早教指導師、育嬰師、課程開發人員等),不能滿足學生獲得多種職業技能的實訓需要。因此滿足多樣化的職業需求是目前產教融合的首先需要突破的問題。
(二) 學生的權益沒有保障,容易受騙
獲得職業技能固然重要,學生的正當權益也是同樣重要的。在調查中得知,盡管有近六成學生認為參加產教融合的項目很重要,但是由于薪資待遇和培訓方式、方法方面的顧慮,使得這部分學生的態度僅為“可以嘗試一下”。這種顧慮確實有情可原,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時,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容易被一些企業坑騙。例如,現在很多師范院校的學生會選擇去一些教育機構實習。這些機構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培訓,也不會給學生向其他人學習的時間和機會。所以很多學生實習內容都是負責招生,或者是發宣傳單,不僅什么東西都學不到,還會被機構壓榨,有的連最初承諾的實習薪水都拿不到。
(三) 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待進一步挖掘
目前一些師范類高職高專院校的校企合作尚存融合不夠、缺乏創新,尤其是校企合作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方面尚需進一步接軌融合,高校培養的現有人才不能直接進入企業進行生產工作。如果有條件,一些高校可自建一些校辦企業,專門服務于自身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時進一步加強與有實力企業的合作聯系,開展深度聯合培養人才合作。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形式需要創新、校企融合度有待進一步提高、訂單式培養有待進一步開展。整體上,職業院校開展產教融合時需要更加寬松的政策、更為寬闊的空間。
此外,校企合作探索創新的力度、專兼職教師的水平、學生課程學習與實習時間沖突等也是阻礙“產教融合”培養模式發展的因素。
三、 如何改進學前師資“產教融合”培養模式
(一) 以多種職業需求為出發點充實產教融合的內容
學校要給予產教融合足夠的重視,看到產教融合對于學生學習和今后發展的重要作用。校方應該主動出面,積極地為學生尋找一些正規的企業,并與企業簽訂協議讓學生進行一些有效的學習。明確學生實習的內容,確保學生的合法權益。師范類的學生可以深入到企業,由企業方面的指導老師培訓各種實用的職業技能,反復練習職業標準化流程來積累崗位經驗后充實基本職業技能。
(二) 以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為導向改變教學內容和方式
首先以專業認證為抓手,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改進、實訓項目的實施過程、畢業標準的制定等多方面入手探究“產教融合”培養的方式。重點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研究適合培養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實訓項目。其次要優化教學內容,按通用、核心和拓展三個層級對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技能分類提出不同要求。通過以啟發、互動為主要形式的情境教學、案例分析和研討教學、模擬授課等形式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在哪里,在進入企業實習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做好職前準備。
(三) 以滿足多方訴求為落腳點完善長效保障機制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不能一蹴而就,而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建立人才培養的長效保障機制至關重要。為有效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育體制機制建設,要進一步完善長效保障機制,在組織機構設置和制度機制建設層面有效吸取行業、企業發展特點和優勢,盡量滿足產教融合參與各方利益訴求。在企業、政府和院校的共同努力之下,進一步細化教師考評體系,加強教學評價考核與質量評估考核;在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建設,高職高專院校與企業之間相互合作,互派師資,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黃瀚玉,劉邵鑫,曾紹倫.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8(11):18-25.
[2]游明倫.新時代高職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與創新[J].銅仁學院學報,2018,20(2):57-67.
作者簡介:王曉月,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孫晗,河北省石家莊市,陸軍步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