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航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并且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也隨之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在小學所有的課程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難學的學科,其具有較強的思維邏輯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會存在較多的問題,若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就會影響小學生在數學上的學習效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進行討論,分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困難;解決對策
一提到數學這門課程,有較多人都是非常頭疼的。數學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數學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小學生是否可以學好數學有著直接的聯系。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一定要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依舊處于課堂的中心,學生對待數學的學習也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1]。教師依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數學知識以“填鴨式”灌輸給學生。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嚴肅,不能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和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給予學生的知識點過多,學生還不能完全消化上一個知識點,又教授新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心理[2]。
(二)小學數學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已經將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但是教師并沒有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這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引導,還需要學生配合才可以實現。從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并沒有明確的、合理的教學目標,只是將數學教材中的內容作為教學目標,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確立出符合小學生特征的教學目標,這樣會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較為吃力,甚至會影響到小學生在數學上的發展。
二、改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措施
(一)巧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興趣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被運用在各個方面。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內容都較為抽象,教師僅僅只用語言敘述不能將其中的問題解釋清楚,因此,教師就要巧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文字、圖畫、聲音以及視頻結合起來,將需要教授的思想內容更加形象地向學生進行展示,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使得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數學課本中的知識[3]。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表揚,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軸對稱圖形”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種軸對稱的建筑、圖形、鮮花等,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了解到軸對稱圖形的普遍性,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當學生回答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后,教師就可以播放大拇指等具有表揚性質的圖片、聲音等。
(二)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教師要對學生的特點有充分的掌握,而后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若教師還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就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心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會有所下降。
(三)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與學生多交流
教師應當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能力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出符合小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開展數學學習[4]。在小學生的心里,教師往往是一種較為偉岸的形象,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身,為學生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教師還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時所產生的問題。此外,教師還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才可以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解決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可以針對教學的內容提出一些含有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時,教師要給予討論中出現困難的學生一些引導,讓學生可以自主地探究出問題的答案,待討論結束之后,教師要讓學生講出自己討論的結果,而后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可以激發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興趣。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較強的責任心以及包容心,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數學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減少學生之間的嫌隙,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數學學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將小學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還可以為學生接下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曉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學周刊,2019(25):32.
[2]曲木伍加.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教學法遇到的困難[J].考試周刊,2019(65):94.
[3]段艷仙.后進生轉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及對策[J].讀書文摘,2017(13):186.
[4]陳立成.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探究[J].速讀(上旬),2019(3):5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