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夏
摘 要: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有了更深度的要求。以水平三六年級《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為例,淺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從提問導入、對比練習、認真觀察、模仿練習、思考討論、勇于質疑、探究原由等方面來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關鍵詞:體育教學;探究學習;思維品質
眾所周知,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就是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去挖掘自己的內在潛力,既獲得新知,又增長能力。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的意義在于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并在探究過程中學會與同伴溝通與合作。接下來,本文以水平三六年級《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為例,談談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一、提問導入,激發探究
一堂好課的開始,必然需要教師精彩的導入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課的導入部分,老師手拿實心球,用“介紹一位好朋友給同學們”來展開,讓同學們先來“猜猜它的名字叫什么呀?”有的學生說鉛球,有的學生說鐵球,有的學生說實心球,還有的學生說皮球等等。在知道好朋友的名字是實心球的情況下,教師再次提問:“知道它的用處嗎?”學生回答:“像扔沙包一樣扔。”“像投壘球一樣投。”“像投擲飛機一樣擲。”接下來老師又以“怎么投”為切入點,引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
看似簡簡單單的導入,在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地進入老師創設的探究情境中,激發了學生探究學習“怎樣投”的欲望。
二、對比練習,嘗試探究
實心球的學習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注意安全非常重要,一般我們采用兩組面對面相隔12米左右,兩人一球。聽教師口令或哨音,一組同學齊拋,對面一組同學齊撿。本節課在老師講解完安全要求后,在教師統一口令下,學生根據以往的知識經驗,嘗試各種投擲的方式。比如,模仿沙包上手、下手的投擲,模仿壘球的單手投擲以及學生自己所能想到的其他投擲方式等等。在經過多次嘗試、對比練習后,最后選出相對安全且適合大部分學生的投擲方式——雙手從頭后向前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次次的嘗試、對比練習,就是學生嘗試探究學習的過程。
三、認真觀察,展開探究
觀察是人全面、深入、正確認識事物的過程,是學生認識世界、增長知識、打開眼界的重要途徑。因此,學生觀察老師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的動作示范,是全面了解動作、初步建立動作表象最直觀的途徑。在確定了投擲方式為雙手從頭后向前拋之后,教師進行動作示范,然后讓學生觀察并口頭描述動作方法。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回答開放性問題:雙手向前拋實心球過程中,身體某個部位的動作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師生間的對話:
教師:雙手向前拋實心球過程中,身體某個部位的動作方法是什么?例如,腳的站位?手的動作?……
學生1:雙腳前后站位。
學生2:雙手持球先向后仰,再向前用力拋。
學生3:身體先向后仰,再腿、身體、手一起用力向前發力。
教師:能詳細描述一下腿、身體、手是如何一起發力嗎?
學生3、學生4:伸膝、腰腹發力、手臂伸甩……
每個學生都有觀察的局限性,但在回答這類開放性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既有獨立的觀察、思考,同時又能了解別人的答案,在思維碰撞的火花中,更完整、全面地總結出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的動作方法和要領。
四、模仿練習,質疑探究
在明確了動作方法和要領后,重要的就是通過反復練習掌握動作方法和要領。在跟著老師模仿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兩腳開立距離大一些,有的距離小一些,還有的近似左右開立等。愛思考的學生就會問,兩腳的站位會影響成績嗎?前后開立距離到底多大呢?兩腳到底是只前后開立還是也要左右開立?這時,老師首先要表揚并肯定這位學生勇于質疑的行為。質疑是學習的起源和動力,解疑和答疑既是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獲得知識、探索和發現真理的有效途徑。這時,如果直接告知答案,學生的學又停留在了一聽就會的淺層學習。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質疑、解疑探索練習的時間和空間。最終學生發現,如果雙腳只是前后開立,身體雖然能形成背弓,但有時會身體失去平衡;如果雙腳前后開立,左右間隔與肩同寬的距離,就可以又形成背弓,又能保持身體平衡,保證身體更好地協調用力。這一過程讓學生通過解疑練習探索得出雙腳站位,學生將要比教師直接告知答案要掌握得更牢固。
五、思考討論,深入探究
在掌握了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的動作方法后,教師提出“怎樣才能把實心球拋得更遠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練習。在練習三到五次之后,通過集體交流、討論,發現“兩腳前后站位、身體向后仰,快速拋出”就可以拋得更遠一些。為了驗證準確性,大家再進行集體練習。在“思考練習—討論—驗證練習—討論”這樣反復思考、練習、探究中,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最終得出適合大家的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的動作方法:兩腳前后開立,雙手(持球)于腦后,身體后仰成背弓,用力蹬地、快速收腹和甩臂將球擲出。這樣由學生通過實踐探究總結出的動作方法,更有益于學生接受和掌握。
整堂課教師是引領學生探究學習的引航員,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自主思考中充實頭腦,在親身體驗中體現自我,在對比練習中感知學習與認知過程,在質疑探究中體驗層層揭秘般學習的樂趣。教師通過提出問題或設疑,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勁松.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徑[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7):28.
[2]陳元福.對小學體育教學中“探究學習”的幾點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11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