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平
摘 要: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往往會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這可以讓學生對數學進行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一般比較抽象,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能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形象,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從而保證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分析數形結合思想的特點與作用,從而提出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些應用策略。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有效教學
數學主要研究數量關系,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為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需要采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教學,從而讓其難度有所降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小學數學教師會讓學生加強記憶數學理論知識,沒有將數形結合思想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不到位,更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質量也不高。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充分利用數形結合思想促進教學。
一、數形結合思想的特點及其作用
1.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
研究表明:學習不是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對數學所包含的專業思想及其學習規律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能夠讓抽象的數學知識體系變得更加直觀,從而在數學課堂導入、理解概念、解決問題方面變得更加容易,讓學生減少在數學學習上的阻礙,對數學產生興趣,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從而保證課堂的高效性。
2.有助于數量關系的揭示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主要包括數學定理與法則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形”主要是指幾何圖形及位置關系等。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利用準確的“數”來講述清楚數學思想和規律法則,讓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量化理解;另一方面要利用比較具體的“形”來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讓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具體,便于學生對抽象概念和數量關系的理解,讓課堂教學做到深入淺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策略
1.對教學的重點、難點進行突破
在數學教學中,難點及重點問題往往是教學的主要任務,這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困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結合思想,可以將數學知識中的難點與重點突破。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既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減少學習上的困惑,也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習有關數學概念時,教師往往采取灌輸的方式,讓學生對概念進行背誦記憶,以便學生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產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學生對所學知識并沒有理解清楚,也不能準確運用所學知識。將數形結合思想運用到其中,把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生動,學生理解起來便會更加容易,也能把知識活學活用。此外,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數學知識以圖片、音頻等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
2.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激發學生興趣是關鍵的一個步驟。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充分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可以為學生創設比較合理的教學情境,讓書本知識更加豐富,能夠讓學生充滿求知欲,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計算題是必不可少的題型之一,同時也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算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注重為學生講解多種運算方法,卻沒有讓學生深刻理解運算知識的脈絡,學生的學習能力依然沒有得到提升。因此,需要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運算知識脈絡,數學學習能力進而得到提升。例如:在運算53-20=?時,教師可以準備53根木棒,將這些木棒分成5捆,每捆10根,剩余的3根放在一起,先拿走其中的兩捆,即20根木棒,然后將其余3捆木棒和3根木棒相加,讓學生了解其中的運算脈絡。
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數”時,教師需要將知識進行整合,提前準備資料幫助學生學習。可以用講述故事的方式構建一個知識模型,讓學生通過這種比較有趣簡單的方法對知識脈絡有深刻的理解,必要時使用一些教學工具讓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力,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而將數形結合思想充分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比較合適的學習材料,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讓解題思路變得更加形象、具體。這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更加順利,學習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最重要的是,讓抽象并且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簡單、易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也會充滿興趣,樂于學習。將數形結合思想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定會讓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志強.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209.
[2]蘇春峰.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18(4):94.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