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澍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語文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能忽略學生的發展,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對于學生的情感要多給予關注,這就需要老師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情境教學,讓語文課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策略
語文課堂中引入情境教學,能讓老師的枯燥講解現象在課堂上越來越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在老師創造的情境中學習到了新知識,他們在情感的發展上也有了更大的收獲。在語文教學中老師通過情境展示、再現生活場景等方法,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更為深刻,同時情境教學中出現的圖畫、音樂等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審美的能力,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老師要研讀文本,創設有效情境
語文教學的情境創設離不開老師對于教材的解讀,老師經過解讀之后,才能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情境創設,所以老師創設情境的前提是對文本的細心解讀。只有在此基礎之上,才能選擇多樣的方法創設教學情境。
1.展現生活中的典型情境
新課標要求教學回歸生活,以生活來再現情境,幫助學生在生活這個源泉中獲取豐富的學習題材,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生活中呈現的這些豐富多彩的素材,經過學生的觀察,在老師語言的描繪下,以情境的形式鮮明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在展現生活情境時,老師要選取生活中的典型情境,生活中的這些情境要想發揮作用,老師就必須以生動的語言來描繪情境,將其鮮明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2.演示實物情境
以實物來演示情境時,老師要做到這幾點:一是要營造好特定的背景,實物情境演示必須在特定的背景下來進行,讓學生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二是老師在實物選取時,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這樣的實物情境展示才能發揮出更大作用。
3.通過表演體會情境
情境教學中采用的表演形式有兩種,一是進入角色,比如學習《西風胡楊》時,讓學生進入角色,我就是胡楊;二是扮演角色,比如在對童話故事學習時,多用這種方式。以表演的方式進行情境展示,會調動課堂學習氣氛,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用情感創設情境
1.老師在創設的情境中產生情感
情境中最重要的是“情”“境”二字,情境教學中要偏重于氣氛的渲染,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對情感關注得少,就不能引發學生的情感,這就需要老師在創設情感時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在情境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參與到老師創設的情境當中,進而使學生獲得全面的認識。老師要做好兩點:一是仔細研讀教材,對作者的情感做深入細致的分析;二是在平時的教學中積累自己情感,為教堂課教學情境的創設打下基礎。
2.老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促學生的情感
在情境教學中,老師要想使自己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首先需要老師對自己創設的情境融入情感,在情境中必須是真實情感的流露,這樣一方面會感染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能為學生的情感發展指引正確的方向,進而達到促進學生情感發展的目的。
三、情境創設必須以學生的知識經驗為前提
小學生是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因而他們發展存在著很多種可能,但是這種可能主要靠他們的心靈世界的自我運動,因此在情境教學活動中,就要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需要老師對學生的知識經驗先行把握,給學生留下自我發展的空間。
1.巧妙設置問題情境,營造自悟空間
新課程理念對老師要求做好三個字“教”“扶”“放”。“扶”就是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感悟的時間,教學中老師要做好拋磚引玉的工作,在情境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自悟的過程和空間。
比如在學習《十年后的禮物》時,老師先讓學生根據內容劃分段落,弄清文章的大意,然后提出問題:
十年前,小達格妮對于格里格的禮物懷有一種怎樣的心情?
等禮物的過程中,小達格妮的心理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當達格妮收到禮物時,她的心理又是怎樣的?
給學生留下時間來閱讀,雖然自讀自悟的過程中,沒有過分渲染,但是在這種靜心的空間里,學生思維也在活動。
2.根據課后問題設置情境營造自悟的空間
在設置問題時,老師除了自己把握教材之外可根據課后問題進行安排。例如在學習《小音樂家楊科》時,老師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之后,對課后出現的問題進行自悟,學生在自悟的過程中,老師只根據個別學生的需要,進行個別的指導以幫助學生完成自讀自悟的過程。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所體現出來的美絕不是單一形式的,美的表達也有不同的形式,所以語文老師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一定巧妙地設置好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情感發展中進行學習,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四):美、智、趣的情境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葉瀾.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陶西平.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壯麗畫卷: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