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識字教學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僅是今后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更是學好語文、運用語文的關鍵。教師應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引導學生能運用多種的識字方法了解漢字規律,并能在生活中產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及自覺閱讀的好習慣。
關鍵詞:創建情境;激發興趣;識字方法;復習鞏固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了識字教學的目標,即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而現實的識字教學其實是一件非常平淡、枯燥的工作,以下是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幾點理解:
一、 創建情境學習,激發識字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夠對老師所教授的內容感興趣,那么識字教學就事半功倍了。所以如何讓學生對識字字產生興趣就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一) 關注學生的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在識字過程中,由于年齡的限制會提出很多疑問,這些疑問是孩子們初步認識漢字的基礎,也是對漢字產生興趣和引起思考的標志,因此教師們應該正視這些提問,并且適當根據孩子們提出的疑問啟發和引導學生,讓孩子們能夠對所學的漢字產生學習的興趣,避免機械的記憶字形字意而對識字產生恐懼。只有正確關注了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得識字教學有效開展。
(二) 激發學生的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抽象思維能力還未發展起來,他們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對形象具體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使用多媒體、多以動態的形式演示生字字形的變化及解釋字意,這樣能夠使學生在樂于觀看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完成識字,此外多形式的教學方法同樣也能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的特點,豐富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不知不覺學會識字。
二、 傳授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
低年級的學生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活潑好動等特點使得識字教學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運用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讓孩子們愛上識字、自主識字、提高自身的識字能力。
(一) 趣味識字
針對孩子們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識字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識字。利用漢字字形特點,可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這樣有效的簡化思維過程,促進思維的正遷移。此外將漢字編成兒歌或字謎,也是很好的手段,如“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頭上”“一加一不等于二”學生馬上就能想到“碧”和“王”字,這樣既認識了這個字,又能夠馬上記住這個字;不僅讓學生猜,更鼓勵學生主動將所學漢字編成兒歌和字謎,如學到“禾”字時,學生就編了個“木字多一撇”、“秋日去火”等字謎,這樣一編,易學易記,同時也豐富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 理解識字
中國的漢字大多屬于表意文字,所以在識字過程中應根據漢字所表示的意思來幫助學生識字認字。如部編版一、二年級的語文教材就涉及很多象形字,針對這一類字,我們可以利用圖片讓學生去識字,如在學習“日”“山”“火”等字時就顯示這些象形文字的圖片,再以動畫形式將象形文字演變成我們所要學習的新字,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習漢字的印象;此外還可以利用所學漢字的偏旁部首,如在教學“晴”和“情”兩個字時,學生很容易將其混淆,日字旁表示天氣,可組詞晴天,而豎心旁的字,則多與心情和人的思想情緒有關,可組詞心情,這樣一來,學生容易理解,馬上就能識記新字。
(三) 記憶識字
這里所說的記憶識字并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住字形,而是在學生學習了基本字、筆畫、筆順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巧用“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等方法識記生字,這樣學習,同學們的興致很高。如:在學習“平”字時,有的說是“蘋”字去草字頭就是“平”;有的說“干”字加上倒八字就是“平”;還有的說“坪”字去“土”就成了“平”……這樣的識字課堂變得有趣生動,在游戲中就能將生字識記住。
(四) 歸類識字
中國的漢字中形聲字的比例所占最多,如果能掌握好這類的造字規律,那么學生在識記生字方面的效率能夠迅速提高。所謂的形聲字,東漢的許慎曾解釋道:“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币馑季褪切温曌钟袃蓚€部分,一部分是表示漢字意義的“意符”,一部分是表示漢字讀音的“音符”。如在教學“蛛”字時,“蟲”字旁表示蟲類,是動物的類別;“朱”則表示字音;再如“清”字,左右結構,左邊是“氵”,右邊是“青”。右邊的“青”和“清”字讀音一樣,因此“青”代表整個字的讀音,那“清”字為什么是“氵”,因為和水有關,表示水清。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如能掌握識字認字的方法,這樣有方法的學習必然事半功倍。
三、 采取多樣復習,鞏固識字成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識記過的內容如果不能及時重現和再認,學生就很容易將學過的內容忘記,因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復習方法,去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首先在課堂上我采用讓生字與學生反復見面方法,讓學生識記住字形。接著采用嘗試重現與反復識記的方法,在新字學完的第二天以做游戲、開火車讀、給生字找朋友、同桌之間的你認我讀等各種形式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生字再讀再認,加深印象,最后,以聽寫并評改的形式對學生錯字錯詞及時給予訂正,給聽寫滿分的學生給予鼓勵及獎勵。多樣化的復習方法能夠讓學生感到新奇、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強化復習的效果。
說起語文教學,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想到語文教材、語文課堂及學校,這些固然重要,但學習的資源不僅僅局限于此,它更多地存在于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因此在低段語文識字教學中,我常常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發現語文,感受語文,運用語文,這樣學生便能無時無刻不在自主識字、認字。如生活用品上的漢字、街頭的招牌、廣告語、電視上的字幕、課外閱讀等這些都能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識字庫”,激起學生認字的欲望,也是鞏固學生識字成果的好方法。
漢字雖小,但卻魅力無邊。在低段的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應占據主導地位,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識字認字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去識字認字。這樣枯燥的識字課堂才能變為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樂園。
參考文獻:
[1]黃柳金.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5(16).
[2]張永杰.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8(11).
作者簡介:吳雅慧,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涌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