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授給學生行之有效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有效閱讀,并發掘學生的探索實踐能力,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句子解讀能力和篇章理解能力,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摸索的課題。
關鍵詞: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閱讀能力;漸進性與持久性;實踐性與應用性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比較注重解題技巧的傳授,及單詞、句型的操練和閱讀結果,而忽視對學生的發音教學、音標教學、語感教學、語言能力的實效性應用等,更為重要的是忽略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輕視了對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導。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能固守課本的框架,根本沒有外延的拓展,從而形成了很多“啞巴英語”。針對這一現象,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迫在眉睫。
一、 要千方百計地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培養來源于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并樂于去學,去讀,去說,去做。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覺得非常新奇,甚至感到非常快樂,所以積極性非常高。一句簡單的Hello/Hi!都能讓孩子興奮萬千,這是好事,但要讓這份激情長期保持并能繼續燃燒下去確實是一件難事。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因此,教學必須靈活多樣,必須讓學生從做中學,充分利用Lets/talk/learn/sing/Chant,Role play,Story time等活動的教學,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單詞的發音、詞匯積累、簡單語法、語言規律等的應用,反復表演情景對話,在周而復始的操練中真正地學會英語口語的表達,并能真實應用。
二、 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學生閱讀能力提升過程中的引導者、參與者、學習者。小學階段是閱讀策略形成的最初階段,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起到積極的、事半功倍的作用。低段學生詞匯量少,三、四年級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習慣,教會他們音標拼讀法。很多教師認為音標拼讀太難,不適合小學階段的教學,而我經過十多年的教學,總結出了音標教學在小學階段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音標教學相當于漢語拼音的教學,只有讓學生掌握輔音和元音的發音方法和品讀技巧,并能認讀記憶這些輔音和元音,經過天長日久的教學,從而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掌握這些技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養成終生不忘的拼讀習慣。學生只有真正意義上地學會了英語單詞的拼讀,才能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信念、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人,從而讓他們有價值的去生活和學習
生活中處處皆學問,處處皆有知識。學校可以通過英語口語角等讓不同年級學生之間學會英語交流,還可以培養學生隨時隨地都可學習的習慣,如上學放學的路上可以和同學交流,坐車的時候可以記憶單詞,逛街、旅游時、行走時看到萬事萬物該怎么用英語單詞表達等,可以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下來,然后通過記憶、請教他人、查閱手機電腦等方式學習。看外語片時,將一些簡單、有趣、有意義的語句記下來,平時在家里墻壁或床頭,將一些新知識書寫記憶下來,貼在墻上,經常朗讀背誦,還可以放一本讀物,方便沒事時隨手翻閱,逐漸養成閑暇時隨時喜歡閱讀的習慣。
四、 教學過程中,要體現靈活開放性,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采用多種活動途徑,倡導學生積極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實際上就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學必須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學生必須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學生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才能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五、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生多渠道學習英語,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英語閱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閱讀過程是從單詞拼讀,字詞理解,短語詞匯,語法掌握到領悟句意,理解文章主旨,不斷地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思維過程及語言知識的積累應用過程。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的閱讀基本要求是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和小短文,從而讓學生有興趣主動了解異國文化,并養成群文閱讀的習慣。為了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和閱讀習慣,就必須掌握語言學習的本身需要大量的輸入與輸出。只有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才能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素材,所以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絡信息等,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六、 課堂上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先學后教,養成當日事當日畢的好習慣
從做中學,采用聽、說、寫、練的方式來對學生的閱讀質量進行反饋是檢驗學生閱讀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
七、 家校聯動功能開啟,請家長配合購買一些閱讀價值取向高的書籍、報刊、音像制品、外國影片、英語少兒節目等,多渠道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只有長期持之以恒的堅持、努力、摸索和實踐才能取得成功,在具體的教學中還應因材施教,實事求是,結合學生實際靈活開展教學。教無定法,學也無定法,只有靈活智慧的教法才能開啟學生的智慧大門,才是成功的教育。我深知,我們永遠在前進的道路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依然是我們不懈的努力。
作者簡介:何倫,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嵐頭鎮茅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