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育中。課堂導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關系到學生對語文學科特點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進而影響教學質量水平。常見的語文導語是利用故事啟迪,又或者是一些名人名言、疑問導入與復習導入等方式將學生們引領入境。本文就如何設計小學語文課堂導語展開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技巧
由于教學學科的差異,課堂導入的方式固然有相通的地方但卻不能一概而論。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用生硬死板的教學方法直奔主題,中間沒有一個過渡階段,導致學生不能完全吸收所學的知識,并漸漸失去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小學語文的課堂導語需要教師結合語文的特點和教學的內容進行設計,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小學生對語文課堂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對語文的求知欲望。
一、 小學語文課堂的導語設計
(一) 故事導入型導語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啟發性的小故事延伸課本的知識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更快地融入學習氣氛當中。比如用司馬遷寫的《史記》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司馬遷與漢高祖劉邦間的故事。從司馬遷隨劉邦微服出巡的過程開始,到其受到宮刑后,憤筆寫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報任安書》,最終掌管了文書機要的中書令,令學生對司馬遷這個歷史人物印象深刻。再比如在學習《出師表》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把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于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的經過給學生簡單講解,讓學生了解諸葛亮的英雄事跡和處事風格,進而加深學生對主人公的印象,也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二) 名人名言型導語
引用名人名言是導語中一種常見的設計方式。名人名言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把學生更自然地代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中來。例如引用《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又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導入課堂學習《孔子拜師》這篇文章。利用前人言簡意賅的名言渲染課堂的文化氛圍,促進學生對孔子的了解以及對孔子的觀念的認知。進而更輕松愉快地學習這篇文章。再如學習關于感恩的一些文章時,就可以引用《游子吟》中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或是居里夫人說過“一個人不論獲得多么令人值得驕傲的成績,都要勿忘初心,飲水思源,并牢記是自己的恩師播下了最初的種子才會使他們成長。”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和生活中的情感結合起來,體會到母親對于兒女的牽掛之情亦或是教師對學生成長道路的無私奉獻。為學生對文章的學習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調,進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 疑問型導語
學生根據學習知識的深入逐漸具備對于問題的基本思考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的要求不單單是對拼音和字詞的認識與理解,而是應該要求小學生在學習基礎字詞的同時要加強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譬如在學習《夸父逐日》課文當中,首先要讓學生思考,主人公為什么要追逐太陽呢?他到底能追上太陽嗎?文中人物有怎么樣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帶著懸念去學習這篇課文。激發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從而達到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復習型導語
復習型導語,顧名思義是教師把舊知識和新知識串聯起來,在加深學生對舊知識印象的同時更快速地吸收新的知識,從而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比方說在學習《管仲之交》的課文中,主要學習的是管仲與鮑叔牙的友誼之情,其實就可以借鑒上一堂課《將相和》中廉頗和藺相如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發生的故事,展開討論。這樣一來,既有利于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吸收,也能加強對舊知識的鞏固。
二、 導語設計的三個注意事項
(一) 概括性
小學語文的課堂導語不能代替正式的教學內容,其只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導語的內容不適宜繁多,占用的時間也不能過久。合理的導語設計應該抓住課文學習的重點,一針見血。使學生聽完后能明白接下來要講的大致內容,學習起來也相對輕松。
(二) 趣味性
平淡無奇的導語設計讓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的導語設計,用有趣的導語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使教師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中能良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與思考。
(三) 導向性
在設計課堂導語時,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導語不適合有過多的花哨和不切實際的教學案例。應牢記導語是為引入課本的學習內容服務的,盡量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簡單明了地了解學習內容,進而加深對學習知識的印象。
三、 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變革,語文學科在教育領域的地位越發重要。而作為語文教師的責任是不斷地完善學習教程的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平時多留意觀察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和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多積累,多閱讀一些名人古典,讓學生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此外,深入貫徹落實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每一位學生對自己的祖國引以為傲,從而奮發圖強。
參考文獻:
[1]蔡永芬.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導語設計[J].考試周刊,2015,50:66.
[2]于洪祥.新意導入:小學語文導語設計的詮釋[J].教書育人,2014,16:72.
作者簡介:
李宏霞,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張良各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