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是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中比較熱門的一種,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都得到了積極的應用。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大放異彩。應用微課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吸引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學生,這對于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性作用。本文以小學數學為視角,結合本人的一些思考與經驗,談一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有效應用
微課的運用可以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對課堂的深度與廣度進行擴充。現今的小學數學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通過微課教學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這也是豐富了小學數學改革的發展模式。
一、 構建教學情境,調動學習積極性
微課教學手段具有良好的整合性,這不僅是在教學資源的整合,更多的是與數學教學模式的融合,比如說可以將微課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情境構建中,不僅可以保證教學情境的完整性,同時也是體現微課教學價值的重要表現。在實踐中,情境教學可以是由微課視頻作為開端,通過視頻的播放來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同時,相對于傳統的情景構建,通過視頻形成的教學情境,會更加生動,有代入感,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當中。
比如說,在教學四邊形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制作課件的過程中,將多種四邊形的圖案放入到其中,在學生觀看圖案的過程中,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此外,在微課教學中,還可以結合一些軟件針對食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改變。比如說,現在小學生對于一些游戲形象、動漫形象都比較喜歡。教師就可以在課件呈現的過程中,引入這些形象,還可以將這些形象結合到一些小問題當中,這樣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獲得放松,在提高學習積極性上有著不錯的表現。
二、 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主體作用
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是教育改革乃至新課程標準中一再提及的內容。通過提高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可以有意識地將思維投入到學習中,并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各項教學環節中。而想要達成這個目的,就需要在教學中,通過良好的教學活動設計,為學生留有時間與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說,在帶領學生學習時間概念的過程中,是需要讓學生自己對小時、分、秒有一個具體且深入的了解,并保證學生對三個時間單位的聯系、三個單位的轉化熟悉且明白。整個教學環節的關鍵,就在于學生對于這些單位的思考與領會。我們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課件,來保證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繼而進行引導與思考。在設計微課課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時間的三個單位,設計成不同的人物形象,并通過自我介紹,來讓學生對時間單位、時間概念進行了解。同時在人物介紹完畢后,還可以將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去引發他們的思考。例如,將一分鐘比喻為煮一個雞蛋,那么一小時就是由六十個雞蛋組成的,并引導學生思考秒與分鐘的區別,以及秒與小時的聯系。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思維的運動,繼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 注重精講多練,指導學習技巧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與其自身成長與年齡特點有著重要關系的,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幫助學生構建起數學知識的體系,從而讓學生的知識儲備更加立體。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去利用微課自身的針對性,突破那些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從而保證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在微課內容的設計上,應重視精講多練,保證習題的多變性,充分挖掘學生課余時間,來保證他們對于知識的牢固記憶。在課堂上完成了圓柱體積相關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就可以在微課上留下這樣的一個作業,讓學生在回家后進行解答。例如,已知圓柱底面周長是19.84 dm,高4 dm,求表面積。②圓柱底面直徑是7 cm,高是4 cm,求體積。③用鐵皮做一個圓柱形無蓋水桶,圓柱形水桶的底面半是3 dm,高是5 dm,求需要多少鐵皮?這樣,學生可以快速的了解相關知識,并且學生通過練習,也可以總結出解答此類題型的經驗。
四、 組織數學實踐,鍛煉運用能力
教育教學改革,促使數學教師應積極重視教學的實踐,并在實踐中達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鍛煉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比如說,在小學數學位置與方向中,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可以明確認識到方向。傳統教學中,教師大多是強調死記硬背,或是結合一些口訣兒歌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不夠具體,學生對于方向的記憶只是屬于臨時性的,如果沒有一個真實有效的實踐,他們是無法正確的應用的。
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中導入微課手段進行教學。在教小學中,教師可以先用微課視頻為小學生展示古代勞動人民對于方向的辨別方式。例如,通過太陽來辨方向,通過樹木的年輪來辨方向等,并在視頻中呈現這種方向辨別方法的主要原因。多種辨別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書本教學,學生可以更樂意參與到實踐中。
五、 結語
總的來說,微課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多幫助,但是到實踐的方面其實非常依賴于教師自身的職業素質的。不管是選擇主題,還是在微課教學設計,亦或是上課中,都需要教師一人完成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做到隨機應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整個教學的安排,這也無疑考驗著教師對于微課的實際操作能力。所以我們教師在應用微課的過程中,還要注重課后的有效反思,針對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并結合現代化的教學理論,豐富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靈活運用微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孟淑鳳.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前—課中—課后”的使用[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2]葛艷華.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使用微課[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3]丘冬園.微課程與導學案的有機結合——山區小學數學微課程初探[A].教育教學研究:德育工作研究(2016年版)第二輯[C].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7:2.
[4]韓保華.巧用微課高效完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探索[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作者簡介:
林遠香,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新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