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綺珩
摘? ? 要: 教師對微課進行精心設計與制作,是保證中職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前提。在設計和制作微課時,教師應在仔細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把握好微課的時間,對微課內容有所選擇、合理安排。同時,注重聲音、畫面的制作,采取多種激勵機制激發、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中職語文? ? “翻轉課堂”? ? 微課設計? ? 制作
隨著當今社會信息化高速發展、工作和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更喜歡在網絡環境下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化學習”。因此,中職語文課堂上“滿堂灌輸,被動低效、昏昏欲睡”的情況比比皆是。在這種形勢下,語文教師該怎樣提高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投入地參與語文學習呢?近年來,起源于美國的“翻轉課堂”和微課,迎合了現代人“碎片化”的閱讀特點和對知識趣味性的需求,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成了一種非常流行的教學方式。
一、“翻轉課堂”與微課的內涵及優勢
“翻轉課堂”是一種與傳統講授式課堂完全相反的教學模式——教師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把原來在課堂上進行的知識傳授環節放到課外,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變成了師生間互動交流的場所,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合作學習、完成作業練習,教師更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在自主學習時產生的疑問,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微課是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外自學載體,是教師對知識點、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或者采用實驗演示,同時把該過程用設備或錄屏軟件錄制成短視頻。微課以“翻轉課堂”的“先學后教”理念為基礎,具有內容明確、主題突出、時間緊湊等特點,便于學生進行“碎片化”、自主化、個性化學習。
基于微課的中職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學習資源,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利用零散時間學習的同時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提高人文素養。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中職語文微課設計策略
學生對微課的有效學習是“翻轉課堂”順利實施的前提。設計符合學生“口味”的微課非常重要,教師在設計微課時,應從學生學情出發,多花心思,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一)仔細分析學情
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普遍較為薄弱,經常產生學習挫敗感,存在厭學情緒,久而久之養成散漫的學習習慣,沒有耐心接受傳統課堂冗長的講授式教學。由于中職學生比較樂于接受新事物,在教師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學生會因新鮮感而被“翻轉課堂”“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吸引,但這種新鮮感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教師設計微課教學時要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從學生實際出發。除此以外,教師平時還應該和學生多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捕捉生活中的細節,想方設法為微課制造興奮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二)合理安排內容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選取合適的知識點制作微課,既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參與學習,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中職語文課程知識可以分為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兩種類型,各種細小、零散的知識點很多,如果把非常簡單的問題都設計成微課,那么“翻轉課堂”就成了傳統課堂的翻版,并非所有知識點都適合錄制微課和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確定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教師還需要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判斷是否需要制作微課。一般來說,“是什么”這樣具有明確定義、解釋的陳述性知識內容,比起“怎么做”等具有操作、實踐性的程序性知識更適合制成微課給學生學習。因此,教師在中職語文“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初期,可以先從簡單的陳述性知識入手錄制微課,讓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后再逐漸在微課中增加程序性知識,如理解、分析等方面的內容。
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文體選取重要知識點錄制微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以下簡稱“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為例,該教材分為上、下兩冊,每冊6個單元,依據文體劃分單元,每種文體教學時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詩歌、小說、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較為適宜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與其他文體相比較而言,詩歌是最適合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文體。詩歌篇幅都比較短小,教學時長相對較短。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使用微課把詩歌中經典優雅的文字、壯麗華美的意象、意境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生動、立體地呈現出來,例如,在制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微課時,教師可以采用《滾滾長江東逝水》作為微課的背景音樂,并加入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片段,營造氣勢恢宏壯美的意境,讓學生對詩詞的意境有具體、形象的理解感悟。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可以對詩歌進行個性化解讀、交流,這樣,學生對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就把握得更透徹、更深刻。
小說也是比較適用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文體。小說包含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入選“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的小說作品包括《哦,香雪》《項鏈》《荷花淀》《邊城(節選)》《林黛玉進賈府》《士兵突擊(節選)》,這些作品都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渲染和烘托了自然和社會環境。如小說《林黛玉進賈府》,課文內容很多,教師只要圍繞小說的三要素,從人物、情節、環境三方面分別設計三個微課,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只選取其中一個要素進行講解,通過這一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小說題材的學習方法,再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學習方法繼續對其他兩個要素進行探究。
說明文和議論文具有明確的知識點和學習方法,也是比較適宜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師可以把文本內容拆分成幾個獨立教學模塊——說明文可以從說明方法、說明結構等方面選取一種或兩種作為學生課前自學的內容,錄制微課;議論文可以從論點、論據、論證等方面錄制微課安排教學。
散文具有描寫性、抒情性、哲理性等特點,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從散文特點著手設計微課。例如,在教學郁達夫的寫景散文《故都的秋》時,教師可以設計兩個微課:一個分析本文寫景時運用的比喻、擬人等修辭的表達效果,重點賞析文中寫景的語句,賞析故都北平景物的特點;第二個微課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體味文中蘊含的悲涼而深沉的情感。通過兩個微課學習,學生課前就能把握住《故都的秋》的重點內容,對于結構等其他較容易理解的部分,就沒必要制作微課了。
(三)精心設計導入
教師為微課設計一個好的導入,能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迅速進入狀態,學習新知識。常用的微課導入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情景導入法,教師可以用學生熟悉的音樂或在互聯網上搜索一些有趣的視頻、圖片,創設特定的情景導入。例如,在設計《故都的秋》微課時,教師可上網搜索一些北京的秋景照片放在微課的開頭,再配上旋律憂傷的純音樂《秋天的童話》,營造秋天的氣息。
第二種,游戲或表演導入法:把以往在課堂上拍下的、由學生參與的游戲或課本劇視頻放在微課的開頭吸引學生的注意,并利用其中與知識的關聯點導入。例如,設計《尋物啟事》微課時,教師可先邀請有表演興趣的學生表演一段“如何寫尋物啟事?”的片段,并把這個片段放在微課的開頭。由于在微課上看到了本校同學的表演,學生們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來。
第三種,矛盾沖突導入法,結合時事,提出與知識點相關的有矛盾或沖突的問題,激發學生動腦思考,各抒己見,引進新知學習。例如,在制作《善良》微課時,教師可以截取當年震驚全國的“小悅悅事件”視頻作為微課開頭,引發學生思考。
(四)制作學習任務單
在設計、制作微課的同時,教師要制作對應的學生學習任務單,在同一張任務單上布置基礎任務和提高任務——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設計比較容易的問題,要求學生帶著任務自學微課,他們完成基礎任務后,就掌握了課程中最基本的知識點;基礎較好、學有余力的學生,除了需要完成基礎任務外,教師還可以設計有難度的、拓展性的問題啟發他們回答,增強他們的自豪感。此外,教師還應該及時檢查學生完成的任務單,讓學生形成自學的適當焦慮感和緊迫感,應該對任務單上易錯的問題進行總結,在課堂上為學生答疑解惑。
(五)設計激勵方式
教師可以采用“微信公眾號”“云班課”等公眾平臺推送微課資源,并且設置“簽到”的方式,既強化了教學信息傳送的主動性與定向性,又監督學生是否完成了微課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對完成微課觀看學習的同學給予“學習積分”獎勵,把“學習積分”與學生平時成績掛鉤,以此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中職語文微課制作要點
現在比較常用的微課制作方式是“PPT+配音講解+錄屏”:教師在完成知識點的PPT制作后,可以使用屏幕錄制軟件或攝像機、手機等邊講解、邊錄制?,F在有很多屏幕錄制軟件,例如Camtasia Studio、Cooledit等,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一款可以兼具錄屏、錄音和編輯的軟件進行微課的錄制。在編輯制作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以下細節:
第一,微課的長度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如果微課時間太短,教師不能把想要展示的內容完整地表達出來,學生觀看后的知識的建構達不到教師的預期;微課時間如果太長,傳授的知識容量過大或者講解啰唆,學生觀看時容易分散注意力。
第二,在微課中,教師講解的聲音要清晰,語速適中。教師可以親自錄音,也可以使用語音軟件進行錄制。
第三,微課畫面應該突出重點,清晰美觀。由于微課具有課程屬性,教師制作微課視頻時,可以使用彩色符號標注或語音提示等方法,提示學生注意觀看重點內容。此外,微課畫質同樣會影響學生的觀看效果,所以,教師在錄制視頻時,要盡量選擇720P以上的畫質。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變革使教師面臨新的問題,中職語文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應對,大力推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鉆研學習制作“短、小、精”的“微課”,合理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齊婉萍.“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2]廖穎.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3]劉清怡.“翻轉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4]于玲.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08).
[5]李安華.中職語文“翻轉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