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內容摘要】新課改理念深入實踐教學的今天,它對初中政治課業(yè)思想政治教育十分突出,目的是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重點。德育課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多個方面的積極作用。筆者通過多年實踐教學,結合新課改理念,淺談初中政治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價值,以及策略方法。
【關鍵詞】初中政治? 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策略
一、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政治內涵
素養(yǎng)從廣意上來說,指的是經常性的修習培養(yǎng),人類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生活體驗從中獲得內化于心、外化與行的高尚品質。怎樣才算的上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呢?科學性是對受教學者,在掌握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前提下,面對有科學特質的情境疑問體現(xiàn)出的綜合能力與品質。核心性指的是該學科所指向的受教育者所具備的關鍵修養(yǎng)。從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來看,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解讀;其一,政治認同感培養(yǎng)的專業(yè)知識、理性精神培養(yǎng)的堅定信仰、公共參與培養(yǎng)的自主思想、法制意識培養(yǎng)的規(guī)則規(guī)律的遵守,從而具備自主成為一個合格中國公民的先決條件。
二、培養(yǎng)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初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應該從兩個方向來分析。方向一,德育課和教學發(fā)展是政治課程不可或缺的基礎部分。方向二,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和人生觀、價值觀。
新課改理念一直都在強調素質教育,同時也越來越切合實際。雖說這些年來課堂實踐教學中對素質教育已經有了一些成效,但還是在學校這個框架中沒有脫離束縛,還沒有真正融入生活,沒有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實質性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雖說學生們的主體學習地位得到了提升,到教學重心還是在知識的傳授上,通過測試考試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這種情況下雖然學生成績有所提升,到卻無法讓學生理解解讀政治教育的本質所在。缺少對學生未來生活工作發(fā)展的長遠考慮,只是用成績來衡量學生一時的知識記憶能力,使得素質教育的意義與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所以說要想擺脫這種根深蒂固的困境,我們必須從源頭抓起,從幼年就開始灌輸德育思想,讓學生們從小就能具備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習慣,從而逐步完善自我的思維能力,與自我認知意識。
三、培養(yǎng)學生科學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
初中政治學科,學生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低,取決于初中政治老師的自身素養(yǎng)與授課能力,老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保證學生可以得到主動活躍全面性的發(fā)展。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我們作為政治教育的一線從業(yè)者,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傳遞文化知識,指導學生學習發(fā)展思維,引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認知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人生價值觀。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理論知識的授課,都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能夠跟隨老師的引導思考問題,從疑問中解讀和解答。
第一,強化對學生科學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
人的感官不是單一的,它包含了,聽覺、視覺、味覺、嗅覺、感覺等等,不同的感官相互聯(lián)系,同等重要,缺少了哪一個,都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將這一理論帶入政治教學思想來說,要想培養(yǎng)學生能夠在將來正常生活收益終身的素質教育,我們就有必要從多個角度來考量,心理素質、責任感、滿足感、榮辱感、集體感、意志力、適應能力、承受能力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在實踐教學中理論的部分我們有大量的經驗與完整的體系,但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卻還停留在探索的起步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借助一些生活案例,讓學生產生認同感,并且讓學生們意識到所學知識并非只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可以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的,借助真實案例讓學生認清學習政治課程的價值,并且能帶著興趣開動思維,分析案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借助問題探究融入情感素材
對于大多數初中學生來說,政治課是一沒有溫度的煎熬學科,許多死板的認知很少能用實際案例來讓它豐富化,死板而又空洞。學生們難以對這樣的教學提起興趣,再加上政治學科本就涵蓋多個方面,知識點瑣碎而后雜亂,大家都覺得學習政治太過吃力與條條框框的冰冷。所以說我們要想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就需要讓課堂擁有溫度,要讓學生們能從心理上不排斥政治課程,需要我們帶入情感,借助現(xiàn)實案例用真實的情感來探討那些來源于生活的實例,讓學生產生共鳴,引發(fā)學生主動深入思考。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先提出問題,讓大家表達自己的看法,用自己不同的觀點來闡述。通過大家的探究,老師總結一些社會現(xiàn)象,一些實踐經驗的分享,從而讓學生們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解讀,同時也積累了經驗,提高了核心素養(yǎng)。
第三,實踐練習引領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