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摘 要:現代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明顯增大,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能夠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優良精神品質,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本文就體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要求進行闡述,就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創新改革的方向,旨在全面提升大學體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就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的現實情況來看,在課程項目設置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多樣性特征,通過合理化的體育課程項目設置,能夠激發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興趣,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也得到強化,通過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更好的滿足學生體育學習需求,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強化以及體育技能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
1 體育課程改革的時代要求
在全球化發展大環境下,社會經濟建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明顯增大,為全面提升教育質量,體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在大學教育階段,體育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要立足自身特點出發,積極更新傳統體育課程形式,創新體育教育教學理念并改革教育教學方法,以確保大學體育課程能夠與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相符合,強健學生體魄并全面塑造學生的人格,為學生的全面化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新時期下,學生個體身體素質、體育精神、綜合技能以及自我鍛煉習慣等要素,都關系著人才儲備工作質量,因此大學體育教學需要明確改革目標,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深入探究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2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分析
2.1 科學設置大學體育課程
在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必須要確保課程設置的科學化,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開展綜合分析,以運動興趣、運動能力、運動水平等作為主要指標,層次化開展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比如可協調推進基礎課程與選修課程,強化學生體育意識,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并鍛煉學生體育技能。有的學生愛好籃球、游泳、健美操等,在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可基于學生興趣愛好出發,優化設置體育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體育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要注重學生體育訓練信心的增強,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學科,促使體育訓練更為趣味化,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也得以高效開展。
2.2 豐富體育授課內容
對于大學體育教學來說,體育授課內容的豐富化,能夠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新時期下,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要有機結合體育學科與現代化生活,尊重學生主體性,注重通過有效的體育鍛煉的開展,來培養學生強健體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體育授課內容方面,可以從技能、健康、精神等方面入手開展訓練,引導學生健康生活,培養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在大學體育課程安排方面,可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對體育項目進行選擇,比如籃球、足球、游泳等,強化學生體育學習體驗。教師應加強資源整合,做好體育編排工作,確保體育學科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2.3 關注大學生個性化發展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從知識、技能以及情感等方面入手,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體育學科素養。教師可組織學生觀看各種體育比賽,開展多元化體育戶外活動,提高學生體育認知水平,拓寬學生視野。在引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實踐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感悟體育精神,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目標也得以順利實現,為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
3.1 體育教育思想的方向轉變
現代社會高度關注大學生的體育健康狀況,大學生是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人才,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能夠促進學生體質培訓的強化,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就體育學科教學來看,傳統教學觀念在體育學科發展方面并不具有適用性,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積極更新教學思想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在傳統體育競技的基礎上協調發展電子體育競技,從體力和腦力兩個方面入手來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3.2 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大學體育課程交割改革方面,要注重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化,對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行有效激發,對學生思想觀念進行強化,促使學生將意識落實到行動,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活動中。大學體育教師要注重體育課程教學的拓展化,有機融合信息技術與體育學科,通過團體化教學設計,來順利推進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提高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水平,強化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為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強化打下良好基礎,大學體育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也能夠得到明顯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于學科中融入陽光體育和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大學體育課程內容的豐富化,創新教學方法,大學體育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也能夠得到明顯提升,強健學生體魄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代強.井曉光.論大學體育教學的創新與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9(06).
[2]馬洪濤.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