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瑩 商航
摘要:在這個知識服務于社會發展的環境背景下,教育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對于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互聯網技術與教育行業的結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而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水平,相關人員應該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下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課堂教學模式 職業學校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較為薄弱,其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直接影響了學習質量。為此,相關人員應該認識到這些問題,采取合理的措施去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給予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這樣才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將互聯網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我們應該對其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
一、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下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知識表達的方式多樣
通過將互聯網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能夠使得教學內容有更多的表達方式,例如:各種媒體技術、實物、微課等等。這些工具載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提升學生的求知欲。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加強對QQ群、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種信息化技術的管理,從而進行網絡資源的分享,進一步提升知識的開放性和共享性,而且這些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確實起到了良好的教學輔助效果[1]。
(二)創新思維更為廣泛
在鼓勵應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教育授課的過程中,人們逐步發明了慕課、微課和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然而,教師們在設計和應用的過程中,還會添加很多個人的奇思妙想,這就使得整體的課堂教學形式非常靈活,豐富多彩的設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藝術性,也成為了教師們展示個性和靈魂專長的舞臺[2]。
(三)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教學中添加互聯網技術,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互聯網技術之中涵蓋多種媒體技術,其能夠通過視覺和聽覺等功能方面的強化,使得原本枯燥的知識更加生動和直觀,且富有趣味,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就能夠被更多的畫面知識所吸引,進而將更多的專注力投入到學習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提升學習的效果和學習的質量。
二、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下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教學手段被過度應用
雖然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顯示出了較大的優勢,但其終究是一個輔助性的教學工具。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分夸大了媒體技術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將信息化教學技術作為關鍵的教學工具,甚至唯一的教學方法,然而這種技術在應用中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對于有限的教學時間來說,是不完全符合的。相關人員需要此種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時間和運用比例給予合理的把控,這樣才不會影響教學的進度和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這種分寸把握得并不是很好[3]。
(二)教學課堂的氛圍提升不到位
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依舊要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教學不僅僅存在于單方面的知識灌輸,也不存在于單方面的被動接受,其需要的是一個相互交流和師生互動的過程,這種教學過程才能夠真正做到行之有效的教學。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將這種活力課堂僅僅定義為一種分組學習、討論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結合視頻、音頻和圖像等網絡資源,劃分成小組,彼此之間進行研討和匯報。這樣的做法不僅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會出現很多學生不愿意交流和合作的局面,這樣是很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的[5]。
(三)教學過于流于形式
信息技術雖然引起了教師的教學興趣,激發了創新能力,但是其在教學中,將這種教學模式的設計工作做得過于流于形式,其在上課素材的選擇上、板書的書寫上、對學生提出問題的應變能力上以及教學內容的把握上都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這種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正在宣傳和嘗試階段,很多學校為了鼓勵這種行為,常常會舉辦一些比賽來強化此項活動。這樣教師為了在這個過程中去凸顯個性,過于求新,求形式,常常采用封閉式的備課方式,這樣就會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而且,有些教師不能夠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水平,嘗試摒棄板書教學,這并不符合實際的教學需要。再次,很多教師的能力有限,對于應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些技術問題了解得不夠到位,很影響教學的進度。最后,很多教師在應用教學媒體設備的過程中,不能夠同時兼顧到畫面格式和教學內容的標準,進而使得教學內容中出現很多錯誤的知識點,這些問題都是可以經過努力得到改善的,相關人員需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三、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下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構建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能夠充分認識到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重要價值和應用優勢,但是也意識到了在應用中存在的不足。為此,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去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革新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準確認知
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服從一定的認知和理念,教學模式的設計也不例外。教師應該能夠認識到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重要價值,在這方面,學校等相關部門應該給教師貫徹這方面的知識,讓教師對此技術有一個全面而準確的認知,認識到其價值和優勢,也認識到其終究是一個教學輔助工具。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教師就能夠意識到這種技術在課堂應用的時間和比例,能夠更好的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樣教師在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上才能夠做到靈活處理,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加強對課堂模式的精細化構建
在新的時代環境背景下,課堂模式的構建是至關重要的,其中會涉及到多種多樣的因素,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過程中,要能夠重視對學生更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滿足,革新教育理念,遵循相關的教育原則,能夠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將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行突顯。首先,可以利用互聯網來為學生對知識的搜集提供便利,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產生求知欲,進而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愿意與教師進行更為充分的溝通與交流,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其次,要能夠革新教育目標,將教學流程簡約化處理,通過教學視頻的制作,提升學生課外學習的便利性,這樣也便于知識的共享。最后,無論是慕課、微課還是視頻,它們在應用的過程中都有其最為適合的應用范圍,為此,相關人員要能夠意識到這些問題,從而選擇最為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三)強化知識網絡的構建
互聯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還在發展時期,并沒有足夠成熟,為此,很多技術的配套應用也可能存在著很多矛盾,而職業教育需要一個系統性的知識構建。為此,教師要能夠加強對整個教學知識的邏輯性強化和系統性的構建,能夠結合對應的知識點,來找到最適合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防止知識片段化,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下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構建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相關人員要能夠加強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認知,能夠靈活創新教學模式,并重視對知識網絡的構建,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凸顯這種教學模式的價值和教學效果,這樣才會為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曉曉.SPOC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傅錦濤.延安大學大學體育倶樂部教學模式構建研究[D].延安大學,2016.
[3]盧潔虹.基于虛擬現實的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實訓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
[4]閆東.層級互動式教學模式及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16.
[5]王瑞.未來課堂環境下的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1]趙小瑩,科研處處長,工學學士,長春東方職業學院,教育教學研究。[2]商航,助教,教務處考務科科長,工學學士,長春東方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