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個國家和地區越來越關注教育實踐,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站在時代發展的角度,不斷地采取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真正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生活情境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切入點,具體分析生活情境教學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以期為推動我國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學運用
一、 引言
作為小學教育階段之中的重點學科,數學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意義重大,在數學知識學習時,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能夠結合個人生活實踐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利用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時明確強調,該學科的知識與人們的生活實踐存在緊密的聯系,如果老師能夠立足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要求,積極的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將生活情境與數學教學工作相結合,那么就能夠更好的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充分的發揮數學的使用價值和作用。
二、 將情境設定得高于生活
從上文的生活分析可以看出,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之中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如果能夠結合生活情境的實際要求,明確數學學習的內涵和基礎情況,那么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生活情境教學對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數學老師需要了解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性要求之外,還需要注重不同知識之間的系統安排,加強學生在現實生活之中的數學生活實踐和訓練,保障學生能夠通過主動的實踐和自主學習更好的意識到數學學習的精髓和奧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十分有限,個人的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數學老師如果將生活情境與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相結合,有效的解決這一不足,鼓勵學生結合個人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積極地在情境感知的過程之中不斷地挖掘個人的潛能,更好地促進學習效率和質量水平的提升。當然數學老師還需要結合課堂教學講解的實質要求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情境的營造為切入點,更好的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夠積極的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讓學生能夠將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融入學習之中。
三、 在運用生活情境時實現情境的回歸
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之間的緊密結合一方面能夠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能夠積極地鍛煉和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之中,充分的發揮數學的實踐作用和價值。如果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那么數學老師的教學實踐主要以學生實際問題的高效解決為最終的目的,真正地實現學以致用和舉一反三,如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相結合,那么就能夠真正地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與眾不同的特色,主動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在個人主觀能動性的指導之下進行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
比如在學習平均數這一數學知識板塊時老師可以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采取問題設置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結合學生的參與情況直接引出平均數的概念和內涵,從而加深學生對該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另外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不斷的鞏固,老師還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積極的拓展和延伸與平均數相關的知識,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生能夠對該知識的現實意義有一個更加宏觀的認知,不斷的縮小學生與數學知識學習之間的距離,更好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水平。另外這種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形式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真正實現學生綜合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和培養,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學習和生活實踐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的全方位成長和發展。
四、 從生活中提煉情境
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的相對比較緊密,在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許多數學老師開始積極地結合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實現數學教學與生活情境之間的緊密結合。在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數學教學實踐時,老師可以以學生的興趣為著眼點,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之上,保證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感知。老師可以將教學工作與生活經驗相融合,積極地開展不同的數學教學活動,保障活動開展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各種有趣味性的數學教學活動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參與性和接受度相對比較高,對此,這些老師可以立足于這一實際情況,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之上明確生活情境設計的實質要求,保證教學效果的綜合提升。比如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一知識傳授時可以積極地創設一個父母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情景:媽媽想讓學生在水果店中買蘋果,每一個蘋果為四元,這名學生買了兩斤蘋果,并且將十元錢交給了收銀員,那么最終收銀員需要給多少錢給這名學生?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實踐之中往往會有相似的經歷,因此能夠快速的回答老師的提問。這種設置生活情境的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生活實踐的經驗水平,能夠保證學生真正地意識到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進行主動的學習,不斷地提高個人的學習熱情。當然,要想保障每一個教學情境的設計并都能夠實現這一點,老師除了需要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之下對教學情境的內容進行篩選之外,還需要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積極地選擇一些理解難度比較低的情境。
五、 結語
生活情景與小學數學教學之間的結合不僅能夠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還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需要以生活情境的創設為切入點,積極的創造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3(3):110-112.
[2]葉兆烈.淺析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0118-00118.
[3]黃剛.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7(2).
[4]木乃則布.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儷人:教師,2014(16):34-34.
[5]張發祥.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1).
作者簡介:
楊海燕,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卓尼縣柳林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