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勝


摘要: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存在的系列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了創建活躍的課堂氛圍、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實施分層教學等措施,最后提出了“學習金字塔”模型,提倡教師充分應用主動學習的三種方式,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關鍵詞:教學策略;分層教學;信息化教學;學習金字塔
初中語文教學是以語言文字及其運用為主要學習內容的教師和學生的協同活動,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提升語文能力,培養語文素養。語文教學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系統,受多因素影響,教學效果同時又受教學環境、教師水平、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一、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語文有“教無定法”之說,“教無定法”不是沒有方法,“貴在得法”。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對象不同,方法不同,結果肯定不同,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能達到最好效果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得法就是探索出最好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盲目標新立異,不尊重教學基本規律,致使不切實際的教學策略盛行。在教學策略的選擇和使用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學生和家長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高考指揮棒下,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學生和家長追逐分數和名次已成常態,語文有其特殊性,分數不易拉開差距。不像數學,學得好可以得滿分,不會的甚至得0分,語文中考,滿分120分,成績在100分左右徘徊者居多,想提升到110分就很不容易。故很多學生和家長從升學的角度對語文的認識有誤區,覺得語文不如數學、物理、化學和英語重要。豈不知,語文的重要性何止于考試分數,生活中、工作中用到語文知識的地方比比皆是。語言文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是進行良好溝通的保障,可以借此博覽群書,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同時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一條有效途徑,您可知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諸葛孔明隱居南陽,已構筑天下三分的格局”。讀書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讀書可以使學生才思敏捷,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讀書可以提升孩子的欣賞品位。
(二)墨守成規的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這里所說的“墨守成規”是指語文教學過程以知識灌輸為主的傳統講授法。講授法本身沒有問題,目前仍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比如語文基礎知識和概念講授法簡潔實效。講授法對硬件設施的要求低,由于客觀條件限制,目前語文教師仍然習慣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策略,很顯然所有教學內容都用講授法不可取。課堂上教師反復講解,為求得學習效果,課后則布置大量作業,學生通過題海戰術以強化知識記憶。課堂實際上成了教師講解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又是獨角戲,學生是配角或觀眾。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逐漸喪失了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不需要思考,直接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教師講授占據了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思考,講授策略這樣用就會出問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三)信息化資源缺乏,教學效果不佳
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創設課堂情境,并能夠通過動態的演繹方式,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直觀地展示出來,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學習,還可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另外,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內容,如其他地區的文化、景觀等,對于學生而言都是陌生的,如果讓學生一味采用講授、閱讀、記憶的方法進行學習,很難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選取優質的視頻資料,讓導游帶我們邊游覽邊學習,效果會明顯改善。如果有條件利用VR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游覽和學習,那又是怎樣的效果呢?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創設課堂情境,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以達到引入人勝的效果。
調查發現,在發達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中學應用信息化的程度很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強,校內硬件設施齊全,教師經常受到信息技術專業培訓,應用信息技術能力強,能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但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西部偏遠地區,受經濟條件限制,教學設施落后,信息化教學的條件不足,教師隊伍參差不齊,老教師缺乏信息化教學意識,新教師受信息化設施條件的限制,開拓進取思想受阻,嚴重影響了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致使語文教學效果欠佳。
二、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問題的應對措施
教學策略是語文教師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之后實施教學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與教師的專業素養、個人發展期、教學性格特點等關系極為密切。
(一)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
教師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解說,語文是基礎,學生和家長注重孩子全面發展,引導學生重視語文的學習。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幫助學生制訂一個讀書計劃,一周或者一個月讀一本書;其次,鑒于目前書籍眾多,質量良莠不齊,為了提高讀書效率,教師幫助學生選擇一些優秀的圖書,特別是名著一類;再次,教師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給大家提供機會分享讀書心得,在讀書的同時記錄下名言名句,加強記憶,方便寫作時引經據典;最后需要家長在家進行督促和配合,創設一個適宜讀書的良好家庭氛圍,有條件的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效果更佳。
從考試角度來講,隨著高考語文分值的提高,“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日積月累,優秀的作品充盈腦海,自然會出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效果。同時隨著讀書的增多,在古今先賢的教導下,學生會成長為一個品格高尚、有愛心、責任心強、勤奮、進取的人。
(二)改革教學模式,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對學習效果至關重要,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是很有必要的?;钴S課堂氣氛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該拓寬視野,引用時事熱點、名人名言等豐富教學內容,而不應該局限于教材內容,把語文課堂變成有趣的學習場所;課堂設計方面,課堂設計應該具有創造性,首先要重視設計課程導入環節,因為導入環節是引發學生興趣的重要一環,如果導入環節設計得當,比如動畫、視頻或者故事等的導入方式學生就很感興趣,課堂氣氛就能活躍起來。其次要視聽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多個感官的能動作用,使他們全神貫注于課堂,會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最后還可充分應用信息網絡平臺,多設計搖一搖選入、搶答、主題討論等內容,便可創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
(三)改善教學設施,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下開展語文教學,應當加強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才能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使利。開展語文教學,應當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由傳統被動式學習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夠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硬件設施是基礎,首先,校方應爭取財政資金支持,改善現有的教學條件;其次應該加強教師的信息化技術培訓,培訓可以讓教師樹立信息化教學的理念,培訓方式可以采取少量教師外派培訓,然后在單位內進行二次培訓的方式開展,此種方式節約成本,切實有效;再者充分應用移動互聯設備,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開發信息化資源和教學方法,有效開展信息化教學;最后各地市政府職能部門多組織信息化教學比賽,鼓勵老師以賽代培,提升教師隊伍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四)借助“學習金字塔”,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地顯示了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后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如下表所示:
“學習金字塔”的前四項內容,都是個入學習或被動學習,是傳統學習方式,學習效果在30%以下;后三項內容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是新型學習方式,學習效果在50%以上。
如下圖所示:
教師應充分應用主動學習的三種方式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動手實踐,最好的辦法就是翻轉課堂,讓學生教授他人。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構建“金字塔”式興趣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優勢互補,相互幫助,深入挖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營造積極向上、自主創新、奮力進取的良好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團隊協作下共同進步,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和成長的幸福。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要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更是人們思想交流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語文教學策略靈活多樣,需要教師合理選用,良好的語文教學策略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和清,張恒.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助力中學語文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2]胡剛.中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19).
[3]祁永進.淺議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
[4]陳海龍.心理契約視角下的農村中學師資隊伍建設[J].江蘇教育研究,2010(18).
[5]王旭明,馮淵,龍祖勝,等.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語文建設,2014(8).
[6]藤威.“學習金字塔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6).
[7]馬靜.由“學習金字塔”而對課堂教學的深思[J].考試與評價,2016(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