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的改革中,小學數學教學呈現出了多樣的教學內容與任務。數學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需要運用數學語言,進行公式的教學與運算。而其中的數學語言,則離不開數學閱讀,由此,可以呈現出數學閱讀在小學數學整體教學中的重要性。本文在此基礎上,就重點對數學閱讀進行了探討與分析,旨在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閱讀;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重點需要在引導學生基礎知識及公式熟悉掌握和精準運算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閱讀占據主導地位。筆者通過自身教學經驗,從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角度,來談談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建議和想法。
一、 數學閱讀下學生核心素養能力提升的價值
在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當中,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及目標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其中不僅需要滿足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需求,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的提升。而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數學閱讀是最為主要的一點內容。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點及信息,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較高的思想和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從另一方面來講,數學閱讀,就是通過語言表達,來呈現出數學所涵蓋的規律,以及數學學科的魅力和價值,能夠把數學客觀、抽象的科學工具及公式,通過精練的語言進行闡述,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因此,數學閱讀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作用。
二、 數學閱讀下學生核心素養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 合理利用數學符號,提煉數學教學信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其中對學生解題能力來說,可以通過運用數學符號的方法,對數學題中所想要表達的字意,準確地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數學符號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就如在一道復雜的數學題當中,表達內容較為多元化時,我們就需要引導學生,來利用數學符號進行理解和標注,使整個題目都簡單明了,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充分閱讀和理解,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促進其核心素養的提升。
例如,我在講述小學六年級上冊《位置與方向》一課時,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導入與本課相關的信息與資料,讓學生們了解本課所要講述的知識點。如課上所講述的位置、舉例和方向的知識點,來進行例題講解,如:“天氣預報播報臺風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度方向,距離為600km,同時正以速度為20km/h的速度向A市中心移動”,這時我來問學生:“在這個題目當中,你能夠了解到的信息都有什么?”來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數學閱讀,并提煉題目中所蘊含的信息與內容。這時學生們開始閱讀與思考,并且紛紛開始舉手回答:“有方向為東偏南30度,有距離600km,速度為20km/h,也就是說,A市和臺風中心方向的夾角是30度,由此來計算臺風何時到達A市。”通過向學生提問,來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的能力,同時保障學生能夠回答到本課題的重點講解范圍之內,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符號,來提煉數學教學信息,并加以理解和思考,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 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數學閱讀與分析能力
在不同的數學課程與題型講解的過程中,想要提高學生的聽課水平,都需要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其中,切身感受到數學魅力,來提高學習興趣。那么針對這一點就需要為學生創設情境,來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提高數學閱讀與分析能力。
例如,上述案例,我在講述《位置與方向》一課時,通過讓學生們了解位置、方向和距離的重要性之后,來為學生出題,讓學生自己進行數學閱讀,再來分析其中所蘊含的數學信息。如,我在講述本課內容之前,導入了部隊中士兵訓練擊中目標的視頻。其中,首先在展示了一部火炮之后,我來問學生:“這是2號目標,請問能夠擊中目標嗎?”學生們回答:“不能,因為2號目標的方向沒有確定。”我針對學生這一回答,就馬上增加了目標的方向:東面,又問:“這次能擊中目標了嗎?”學生們回答:“還是不能擊中,因為目標的距離無法確定。”這時我又利用多媒體設備,添加了目標的距離1千米,問:“這次能夠擊中目標了嗎?”回答:“還是不能,因為具體的位置確定不了。”所以,我又加入了具體的坐標位置,這時候學生們紛紛回答:“這次可以擊中了”,這時我問學生:“所以,想要擊中目標都需要了解什么因素?”學生們回答:“需要明確方向和距離,還有具體的位置”這樣就可以直接引出我所要講解的課程。那么在這當中,學生根據閱讀所具有的數學因素來判斷和思考是否符合數學解題標準和要求,從而提高對數學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 運用數學語言精準表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我們需要根據題目中所需要理解的方向和大意,來進行題目的思考和判斷,其中數學閱讀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加強學生數學閱讀方面的訓練,使學生能夠搜集關鍵詞語和大意,并運用數學語言,精準表達,實現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及綜合能力的目的。我們在進行數學閱讀的教學當中,可以引導學生對題目中無關緊要的詞語或句子等,進行適當的刪除或忽略,提煉出關鍵性詞語和數字,再來進行題目的解析與運算,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題能力,為小學數學計算和運算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例如,我在講述六年級《正比例和反比例》中“大樹有多高”一課時,首先通過讓學生們了解:高度不同的物體或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所呈現出的影子長度也是不同的;同一物體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所呈現出的影子長度也是不同的等。根據這一規律,我對學生進行提問:“學校操場上有一棵大樹和一根旗桿,此時大樹影長5m,旗桿高3m,影長 4m,求大樹的實際高度是多少m?”引導學生來進行數學閱讀,并自動刪除無關詞語,如:學校操場上有一棵大樹和一根旗桿,并搜集關鍵詞語:大樹影長5m,旗桿高3m,影長 4m。來進行思考和運算,求出大樹的實際高度=3÷4×5,由此得出有效而精準的答案。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數學綜合水平。
綜上所述,數學閱讀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逐漸占據主要地位,其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和公式運用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基于此,筆者對抓實數學閱讀,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方面,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與探討,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黃馥華.培養數學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法寶[J].文理導航(下旬),2018(04):33.
[2]王惠.數學閱讀,實現核心素養的新途徑[J].小學教學參考,2016(23):50.
作者簡介:
鐘瑞玲,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