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化學學習過程中,無論是課前預習,還是課中探究,或是課后拓展,都離不開良好的閱讀能力。換言之,教師通過引領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中探究以及課后拓展,正好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將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礎上,淺顯論述中職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中職化學;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
提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或許大部分教師認為應該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似乎與化學教學關系不大。殊不知,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理解概念、操作實驗、探究新知等都需要良好的閱讀能力。而在這些過程中,也正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絕佳時機。
中職化學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中職化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扎實地做好課前預習、深入地進行課中探究以及有效地進行課后延伸等。下面筆者將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課前預習、課中探究以及課后延伸等方面淺顯論述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 課前預習——教師處心積慮設疑,學生興致勃勃閱讀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中職化學也是如此。在學習中職化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引領學生在課前扎實預習相關知識,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大幅提升。
竊以為,為了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nèi)容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處心積慮地設計一些問題,即設疑。教師設計的這些問題、疑問一定要妙趣橫生。唯有如此,學生才會有要迫不及待解決這些疑問的欲望、積極性等。
比如說,在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職化學(農(nóng)林漁牧類)“溶液”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一些預習作業(yè),即與“溶液”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一些疑問。如,在鹽水中,溶質是什么?溶劑是什么?物質有氣態(tài)、液體和固態(tài)三種不同的形態(tài),那么,溶液有哪幾種不同的形態(tài)呢?生活中常見的固態(tài)溶液、氣態(tài)溶液和液體溶液都有哪些,你能夠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列舉兩到三種嗎?
再比如說,在教學“烴和烴的衍生物”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些預習作業(yè),即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內(nèi)容,回答一些與本課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問題如下:1. 從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甲苯和苯酚,它們的主要化學性質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請在自主閱讀教材相關內(nèi)容的基礎上,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進行回答。2. 苯、甲苯、苯酚都能夠發(fā)生鹵代、硝化和磺化反應,但是,它們的反應條件卻是不同的,請詳細描述它們不同的反應條件。
顯而易見,為了能夠徹底解決教師精心設計的這些問題,學生就會興致勃勃地去閱讀課本。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正可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嗎?
二、 課中探究——教師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字斟句酌閱讀
在新課程背景下,自主探究成為了課堂教學中一種主流的學習方式。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探究相關知識自然離不開閱讀文本。以閱讀文本理解相關知識為契機,學生的閱讀能力正好就可以得到逐步培養(yǎng)。
為此,在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問題鏈。以這些問題鏈為導向,教師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引領學生進行字斟句酌式的閱讀。通過字斟句酌式的閱讀,學生不僅能夠自主探究相關知識,還能夠切實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還是以教學“溶液”這部分內(nèi)容為例,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理解并識記“溶液”的深層次內(nèi)涵。關于“溶液”的定義,課本中提到,溶液就是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物質以分子或離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學生通過字斟句酌式的閱讀,可以得知“溶液”的三種性質,即均一性、穩(wěn)定性和混合物。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得知組成“溶液”的兩種基本成分,即溶質和溶劑。
再比如說,為了讓學生準確透徹地理解“取代反應”的定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字斟句酌式的閱讀。教材中提到,所謂取代反應,主要是指有機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在字斟句酌式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就會抓住“有機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團”“其他原子或原子團”以及“代替”等關鍵字詞透徹理解“取代反應”的主旨內(nèi)涵。以這些關鍵詞為切入點,學生不僅會知道這些“取代反應”是發(fā)生在“有機物”之中,還會知道原子或原子團之間的發(fā)生的真實替代等。
由此可見,以課中探究為契機,教師可以在引領學生探究新知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課后延伸——教師適時適度拓展,學生意猶未盡閱讀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但是知識卻是無限的。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教師必須要以課后延伸為途徑,指引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課后拓展。很顯然,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課后拓展也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如此這般,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夠得到逐步培養(yǎng)。
因此,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結合學生課中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細心選擇一些拓展延伸資料。通過讓學生在課后意猶未盡地閱讀這些拓展延伸資料,就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與此同時,還能夠順其自然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
仍然是以教學“溶液”這部分內(nèi)容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向學生分享一些與“溶液”相關的閱讀資料。為了督促學生閱讀,教師還可以圍繞這些閱讀資料精心設計一些思考練習,并要求學生將這些思考練習以家庭作業(yè)的形式單獨提交。
還比如說,在教學“烴和烴的衍生物”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微信群中推薦學生閱讀一些與這部分內(nèi)容相關的課外資源。據(jù)此,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這部分內(nèi)容。
當然,教師也可以指引學生在課后自主尋找一些相關資料進行閱讀。據(jù)此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課前預習為契機,圍繞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一些疑問,讓學生通過興致勃勃的閱讀去解決這些疑問,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教師要以課中探究為平臺,圍繞教學目標有的放矢精心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通過字斟句酌的閱讀去完成這些活動,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教師要以課后延伸為補充,結合學生課中掌握情況指引學生適時適度拓展知識,讓學生通過意猶未盡的閱讀去拓展知識視野,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文丹.中專化學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5(5):187-189.
[2]楊志霞.化學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23):61-62.
作者簡介:
章應榜,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