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加強對初中數學概念的教學,學生也只有理解好數學概念,清楚地了解知識點的本質,才能較好地掌握好知識點,慢慢地學好初中數學。二次根式作為初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在考試中占據著一定比重,針對很多學生在考試中都會在二次根式概念上栽跟頭的現象,本文將會就二次根式對如何加強初中數學概念教學做一個探討。
關鍵詞:二次根式;加強;初中數學;概念教學
短短一兩句話的數學概念,便是這個知識點的精華所在。透過這個數學概念,學生可以明白知識點的關鍵所在,也能了解到它跟其他知識點的聯系。但是初中的數學概念往往是比較抽象的,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抽象的事物比較難以理解,所以也就難以掌握好數學概念。所以教師需要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慢慢了解概念的形成、探究其本質、學會應用,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好概念。
一、 讓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
對于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身心發育狀況還是停留在形象思維層面多一點,處于在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中。學生對于所有事物的認識還是偏向于對事物的整體認識上,對細節方面的關注會比較少,在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方面還是比較弱的。針對這個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發展較慢的情況,數學教師便可以在給學生開展概念教學課堂時,選擇先從了解概念的產生來展開教學,讓學生知道這個概念當時是在怎樣的一個環境下產生的。在后期,這個概念又經歷了怎么樣的一個變化,才會形成現在的概念。通過為學生提供這樣的一個背景知識聯系,學生就會慢慢地清楚這個數學概念,直至最后加強對這個概念的了解。
那么體現在對二次根式概念的學習上,則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讓學生回憶之前的所學知識,看看可不可以從以前的知識上發現與這個新的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因為所有的知識之間都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的,教師讓學生通過回想以前的知識,也是為了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從舊知識著手展開對新知識的聯系,可以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例如,二次根式的知識和平方知識存在聯系,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想起平方知識,可以由此得出x2=a,所以這個式子中的x則稱為a的平方根,記作±a,其中的a要≥0。引出了這個二次根式的式子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觀察和討論a具備怎樣的特點和怎樣的意義,通過學生的一番觀察和討論之后,教師再慢慢引導學生總結出這個二次根式的概念。在教師這樣的教學帶領下,學生學會將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在舊知識基礎上得出新知識。通過一番研究和探討,明白了二次根式概念的產生由來,而將具體的知識歸納為抽象的概念,在無形之中鍛煉了他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也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引導學生探究概念的實質
學生知道有這個數學概念,能完整地將這個數學概念背誦出來,并不代表他們就完全弄懂這個概念了。短短一兩句話的概念,雖然已經是概念的精華所在,但是其中卻還有更加關鍵的因素。往往學生都會在這個關鍵因素上栽跟頭,那就表明學生還未將這個概念掌握透,還是有存在認知誤區的情況。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概括出這個數學概念之后,還需要帶領學生去探究這個數學概念的實質,讓學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實質所在,真正抓住概念中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因素。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牢牢地記住這個數學概念,吃透這個數學概念。
拿二次根式這個知識點來說,它在數學教材中的概念是這樣記載的:一般地,式子a(a≥0)就叫做二次根式。在這個簡短的概念中,我們可以得知其中的a≥0這個條件是必備條件,是這個式子的意義所在。所以a≥0,就是二次根式的關鍵,是它的本質所在。針對此,教師便可以圍繞這個必備條件a≥0來考驗同學們,看看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了這個二次根式的關鍵點,明白了其中的實質意義。一般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是通過做訓練題和測試來檢測的。由于是新授課,所以教師一開始就應該讓學生清楚地弄懂這個知識點,因此可以通過給學生進行訓練來檢測其是否掌握好二次根式的概念。
問題一:請判斷一下,下面的式子哪些才是二次根式?
(1)36 (2)8
(3)-14(4)-a(a≤0)
(5)310(6)a+1
(7)4(8)ab(a、b異號)
問題二:如果想使得下面的式子有意義,那m的取值范圍該是多少?
(1)m+5(2)5m-6
(3)3m+2(4)2-5m
(5)m+2(6)-m
光是講解概念,學生并不能夠確認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二次根式的概念。但是借助這些相關的訓練,學生便可以再次加深對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即使將訓練題做錯了也沒關系,通過教師對訓練題的講解,學生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更容易牢牢掌握知識。明白二次根式的必備條件就是a≥0,也會明白了“并不是所有帶根號的代數式都是二次根式”這一知識點,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 讓學生感受概念在解題中的應用
對于學生而言,只有掌握好數學基礎知識,打好根基,才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學解題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因為數學試題中,所有的題型變化都是基于數學概念這個基礎上展開的,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但是反過來,也只有通過接觸不同的題目,練習不同的題目,學生才會對概念有著更深的了解和認識,才會逐漸地提高他們的應試水平,有效地提高數學成績。特別是對于有些學生而言,有時即使他們的理論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一做題就容易犯錯。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數學教師要適當地給學生出一些相關的訓練題。通過這些與二次根式概念相關的變形題目,也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鍛煉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
例如,與二次根式概念相關的變形題目,可以出以下的題:
問題一:a、b是實數,且b=a-2+2-x+4,則ba的值應該為( )。
A. 8B. 4
C. 6D. 16
問題二:化簡(-3)2的結果是( )。
A. 3B. -3
C. ±3D. 9
這兩道題都沒有直接地考查二次根式的概念,而是用了稍微的變形,適當地加深了題目的難度。其實考查重點仍舊是a≥0,這是二次根式概念的重點。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考試中出現的試題會靈活很多,它在簡單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變形,就是為了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因此在概念教學中,數學教師給學生設計一些適當難度的概念變形題目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符合應試教育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應試能力。
四、 讓學生體驗概念的推進
教師在概念教學上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在講解二次根式這個章節時,教師首先講的肯定是二次根式這個最基本的概念,其實才會講解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最簡二次根式,以及后期的同類根式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講解到后面的數學概念時,數學教師要將之前所學的概念知識拿出來,對它們加以比較,發現彼此之間的異同點,注意幾個概念之間容易混淆的地方。待學生明白了之后,數學教師則需要設計一些相關的訓練題,來檢測同學們的掌握程度。通過數學教師對訓練題的講解,學生的思路則會更加清晰,加深對這幾個相關概念的了解。
五、 結束語
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礎所在,在考試中,數學試題不僅是考查學生對概念的掌握,還是考查對概念的應用,所以學生要重視對數學概念的學習。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概念教學,帶領學生了解概念的形成和本質,并能靈活運用,讓抽象的概念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實際的東西,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成績,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韋少軍.淺談二次根式教學中的一點體會[J].現代交際,2013(7):147-148.
[2]肖萬貴.淺議加強初中數學概念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6):82.
作者簡介:
王國英,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塘市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