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班級管理、學科教學、學校主題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四種途徑探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農村初中教育。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教育;途徑
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于初中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為此,我校專門向省教育學會申請立項了課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村初中教育的途徑進行有益的探討。
一、 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初中學校班級日常管理
在班主任工作中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科學規劃班級管理工作。首先,在開學初班主任要引導全班同學確立本學期的奮斗目標,制定達到目標要采取的措施,商定班規,確定班規的落實責任人。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擇機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民主、法治、敬業、誠信和友善觀念。其次,班主任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需要,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班級活動。在班級活動內容的設計上,應充分聽取學生意見,發揚民主。同時注意在活動前和活動后,學生讓重溫《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通過總結活動中同學們的表現,做到表彰先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
二、 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農村學校學科教學工作
首先,各學科教師優化德育思想,明確本學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具體目標和內容。
其次各備課組教師集體研究教材,確定本學科各教學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結合點,據此選定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法,擬定教案,課后反思教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提出整改方案。這樣做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融入教學內容,體現在教案上,落實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上,實現了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潤物無聲,潛移默化。
再次,各學科教師按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則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道德與法治課、地理、歷史和語文課可以利用充分利用文科的學習特點,實時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演講比賽、時事交流會、繪制祖國地圖比賽和定期組織出節日專題手抄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可以通過開展演示實驗教學、分組實驗和分享科學家的精彩人生故事等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精神、求知精神和開創新精神。
三、 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農村學校主題活動
為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融入教育全過程,課題組配合學校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德育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張揚學個性和增長才干,培育愛國情感,樹立正確的信念。首先,學期初學校政教處制定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計劃。其次,文科教研組、班主任配合政教處的活動計劃,及時利用各種重大節慶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如: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宣傳月(九月)、喜迎國慶(十月)、法制宣傳日(12月4日)和盡責任(5月)等;學校學生會和團委會在每年五四青年節開展“責任教育”“幸福教育”和“感恩教育”等等各種形式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讀書、明理、成才、報國”的活動中進行主動思考,強化道德認識、認清責任行為。
四、 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農村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
校園文化建設在落實立德樹人目標中具有重要作用。我校課題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校園物質文化建設過程當中
首先,學校高度重視校園基礎設施與校園環境的建設工作,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宜居宜學的現代化校園環境,讓全體師生能夠從中得到心靈的凈化與情感的交流。例如:開設校園廣播,定時播送優美的音樂和文章,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價值觀教育;創辦校園報刊,發表學生的優秀習作,讓學生體會成功;創建校園文化墻,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設計制作“學習標兵光榮榜”“禁毒專欄”“安全教育專欄”和“國情教育陣地”等各種宣傳欄欄目,形成一個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的育人環境。
第二,植樹、栽花、種草,綠化美化校園、使環境賞心悅目。
第三,搞好環境衛生,堅持每日勤清掃,每周一大掃。
第四,組織學生參觀工廠、農村和祖國的山河,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場館,參加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征文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染性活動。
(二)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校園制度文化建設過程當中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我校的做法是:學校所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既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作用和激勵作用,又能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學校的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做到激勵與約束、集中與民主、共性與個性、紀律與自由的和諧發展,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形成民主法治觀念、自由平等觀念。如:為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與紀律觀念,我校制定了《文明寢室評比規定》《食堂管理規定》和《文明班級評比細則》等。這些制度的制定與執行,無不彰顯對學生的制度管理、人文關懷,無不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生養成文明守紀習慣。
(三)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過程當中
首先,校園文化建設需要重視在學風、教風影響下的校風建設。校風是文化的載體。學校通過及時表彰先進,懲治違紀分子,傳遞正能量,營造一個“靜、競、諧”的學習氛圍。
其次要加強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讓每個學生牢記《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各班制定相應的班規班紀,通過學校檢查評比,讓學生增強法紀觀念。
再次,要加強道德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懂得并認真履行他對所在集體應盡的義務和職責。學校可以通過樹標兵,立榜樣,讓學生有榜樣,形成志趣向上的相關團體。
參考文獻:
[1]肖建平等.農村初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踐初探[J].教師,2012(6).
[2]袁碧.班級管理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踐的途徑與策略初探[J].教師,2016(6).
[3]林海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J].速讀(上旬),2017(7).
作者簡介:
王少光,湖南省邵陽市,湖南省洞口縣花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