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的過程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寫作教育,特別是在小學三年級一直到六年級這一階段,進行科學的習作教學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提升各方面素質。新課程改革之后,我國小學階段更為重視習作教學,通過一系列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是從整體的角度來說當前我國小學階段所進行的語文習作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影響因素,這些影響因素制約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在論文當中就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指導策略進行了分析,也希望通過論文的研究能夠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指導策略的發展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指導策略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語文的習作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并且提升其綜合素質,但是當前我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整體所收到的效果卻并沒有達到預期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習作教學的過程當中存在著去生活化以及表述不準確等問題,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在論文當中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進行習作教學。
一、 小學語文習作的地位
首先,習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包括聽說讀寫幾個環節,而寫是排在最后一個環節,則充分表現了對聽說讀三個環節的綜合應用,所以寫作是對語文掌握能力的綜合體現,在語文教學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次,寫作教學是教書育人的重要部分。小學階段開展習作教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語言思維,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邏輯思考,通過良好的寫作能力來增強對其他學科的理解。最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通過筆者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發現,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在小學3到6年級這一階段對學生開展科學的習作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指導策略
(一) 以學生為主體,正面鼓勵
讓學生進行寫作就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表達以及更為深刻的認識自己。過去的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主體性會造成非常大的忽視,而隨著近年來我國小學教育的不斷發展,不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更加重視自身在習作教學過程當中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樹立起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根本上改變過去的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進行習作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快樂。通過正面的積極鼓勵改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比如可以針對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來增加一些看圖說話的寫作內容,學生們各抒己見,教師適當鼓勵,從而讓學生愛上寫作。
(二) 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素材來源,如果學生在平時生活當中沒有觀察自己周圍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那么也就很難擴大自己的視野,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就沒有內容可寫。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習作指導,就需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當中積極的觀察自己的周圍,并且在進行寫作時也要不斷的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演講比賽,或者也可以根據學校對于不同年級的要求讓學生定期的準備廣播稿,這樣一來在不斷的練習中就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在班級內部也可以定期地舉行一些素材交流會,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生活和學習的想法進行交流,通過這種練習幫助學生寫出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高質量文章,在實踐當中逐漸愛上寫作。
(三) 養成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
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那么寫作的能力就是基于閱讀。學生想要寫出高水平的文章,就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不但可以從文章中獲得更多的快樂,也可以從文章中了解到更多的自己沒有接觸過的內容,同時文章當中所蘊含的一些道理也可以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逐漸養成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但是這種閱讀過程需要堅持,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完成的,作為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明白閱讀不同的文章所能夠學習到的不同道理,幫助學生通過日積月累形成更好的語感。這樣通過閱讀來指導寫作,再通過寫作來進一步指導閱讀,才可以對寫作產生更為深刻的體會,大量練習之后再進行寫作,就不會覺得像過去那樣困難。
(四) 養成修改習作的習慣
常言道,“好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筆者通過多年的學習和教學,也逐漸認識到這句話的道理。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寫作,在進行習作教學指導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養成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通過這種修改習慣的培養來更好地提升習作教學的指導性。具體來講,可以鼓勵學生由句到段,然后由段到篇的進行從小到大的修改,并且寫作完成之后要經歷多次的修改,這樣最后改無可改,也就形成了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通過培養學生這種進行自我修改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向自己進行提問,到底怎樣寫會更好,從而在潛移默化當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相互批改,作為學生,也會更理解彼此之間的想法,那么通過這種相互批改,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也可以增加學生彼此之間的了解,提升班級的凝聚力,最終為更好地進行寫作奠定基礎。
三、 結語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師,需要更好地進行科學指導,包括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正面鼓勵,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養成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以及養成修改習作的習慣,等等。當然,這一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整個小學階段由教師進行不斷的督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注意引導和評價。相信通過教師指導策略的進一步完善,小學生語文習作的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參考文獻:
[1]劉小春.試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精準指導”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8(2).
[2]張秀羽.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研究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
[3]張會娟.小學語文習作指導策略[J].明日風尚,2018(9).
作者簡介:鄔杉,四川省遂寧市,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