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已成為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在這樣的形勢下,單純的學科教學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只有將不同學科的資源整合起來,實現學科間的滲透,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小學低年級數學知識和小學美術進行有機的融合嘗試,希望通過個性化的教學走進學生的世界,走進學生的心田,給學生最合適的教育。
關鍵詞:核心素養;低年級數學;美術;整合
目前,“核心素養”話題已成為教育界討論的熱點問題,核心素養的提出,標志了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催生著一種嶄新的育人模式。因此,數學課程在設計理念上與過去也有了不少轉變,如何開展基于素養的教學,于是“課程整合”的想法慢慢滲透到了我的教學理念中。在教學實踐中,我將數學教學與美術整合在一起,嘗試著通過用美術“說”數學、“畫”數學、“做”數學等方式,找到小學低年級數學和美術教學的最佳整合手段。
一、 用美術“說”數學,激活課堂
細心翻閱小學數學蘇教版教材,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色彩鮮艷、富有童趣的情境圖。情境圖是經美術編輯加工處理后的作品,但教材中的素材多以靜態圖文形式呈現,低年級學生因受到思維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制約,很難讀懂圖意。因此教學中,我會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把靜態的情境圖以動態的方式進行展現。例如教學蘇教版一年上冊第74頁“加減混合”的情境圖,我根據教材情境圖所提供的線索采取了情境再現的方式,先請學生模擬上下公交車的情境,并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觀察后再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剛才上下車的過程:車上原有7人,到站后2人下車,又有3人上車,現在車上有幾人?最后再讓學生列式解答。通過這樣的活動,我把靜態的情境圖動態化,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畫的沖擊力對每個人都有效,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通過數學繪本的閱讀,不僅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還樂于探索隱藏在數學繪本中的數學知識。例如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比一比》時,我引入了數學繪本故事《讓誰先吃好呢?》,這本繪本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小動物為了吃一個桃子,進行不同形式的比較。因為繪本中的小動物都是學生熟悉的,所以通過觀察,孩子們能快速地發現每個小動物的主要特征,接著我引導孩子用“誰比誰……”的數學語言比較小動物的主要特征并將它們排序,最后孩子們發現無論怎么比毛毛蟲都是第一名,于是毛毛蟲品嘗到了桃子。看似簡單的數學繪本,卻滲透了分類排序的數學方法,此外孩子們還為毛毛蟲想到了比誰的腳最多,比誰能第一個爬到桃子里面去……真是奇思妙想不斷。
二、 用美術“畫”數學,讓孩子的思維靈動起來
兒童喜歡涂畫,我們可以把兒童愛畫畫這一特性融入數學學習中,引導他們感受數學圖形的美,發現數學魅力,讓孩子的思維靈動起來。
例如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時,我事先收集了蝴蝶、楓葉、紙飛機等具有對稱性的美術作品作為導入學習的材料和探究對象,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從一開始學生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然后我再組織學生對蝴蝶、楓葉、飛機的結構與形狀進行觀察,并對這些作品的共同點進行思考,最后根據學生的觀察結果進行總結,提出了軸對稱圖形這一概念。最后我創設了一個“我是小小畫家”的活動,將整節課推向了高潮,這個活動不僅是整節課的延伸和拓展,同時也體現了課程整合的思想。數學課中也有施展繪畫才能的機會,學生不但可以學數學,還可以畫數學。學生通過回想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動手畫出了美麗的對稱圖形,整個活動既加深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孩子感悟到了數學的美,培養了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三、 用美術“做”數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手工活動也是兒童喜歡的美術活動之一,把手工制作帶進數學課堂并不是用數學課來做手工,而是在數學課中動手操作的部分或者在課前課后完成的部分。
如我在教學二年級“認識時分”時,我結合美術教材相關內容指導學生設計制作鬧鐘,孩子們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出了許多造型各異的鐘表:卡通動物鬧鐘、水果掛鐘、機器人手表等。他們還利用自己制作的作品,相互介紹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以及1~12各數。接著我又拿出幾個制作好的缺少時針或分針的鐘表模型,讓學生變成小小修理工來添上缺少的時針或分針,有趣的創作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了數學學習中。美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還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美術與數學學科有機地整合,可以使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變得具體化、趣味化、形象化,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美術間的美妙聯系,同時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也變得樂學、愛學、會學。在整個實踐探究的過程中我也嘗試著將數學與科學、綜合實踐等其他學科整合,試圖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拓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參考文獻:
[1]朱賢德.談數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
[2]邱瑛.小學數學教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張茜,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沙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