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作為重點進行闡述,從創建情境教學,激起學生閱讀興趣;滲透學法指導,使學生逐漸掌握閱讀方式;充分利用課文點睛處,指引學生對文章的內涵進行領悟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閱讀能力
一、 引言
語文學習屬于學生的必修課程,新課程標準對于語文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閱讀教學屬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學生發展的需求。為了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閱讀教學,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本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同仁有所幫助。
二、 創建情境教學,激起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想要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激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實際學習情況等,并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建真實、新奇、有趣的情景,使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進行學習,指引學生進行思維活動,使學生有一個真實的情感體驗。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通過實體情境,指引學生進行仔細觀察,使其可以逐步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特別是一些有關常識性的課文,創建情境教學,可以更加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講解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要下雨了》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雨天前的自然現象進行觀察,魚出水面,燕子低飛等等,使學生對雨天前動物們的活動特點進行掌握和了解。再如,在講解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找春天》和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秋天的雨》時,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季節的變化,使學生們可以親自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親身感受到四季的變化。學生通過真實的體驗,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更好地對課文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三、 滲透學法指導,使學生逐漸掌握閱讀方式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教會學生通過正確的閱讀方式進行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其思維理解能力與閱讀經歷有限,所以教師指引學生閱讀方式時,避免把抽象的閱讀方式生硬地教給學生,而是需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滲透學法指導,使學生可以逐漸地在閱讀實踐中學習到閱讀的方式與規律。教師可以結合課文的特點,進行思維情境設計,在思維情境中,尋找合適的閱讀訓練時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和學生一同進行閱讀方式的探索,指引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講解三年級上冊《師生情》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然后提出問題,為什么他們想早一點看到王老師,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并找出相關詞語、句子,談談對這些詞語、句子的感受和體會。然后,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并回答提出的問題。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引學生結合上下文,對問題進行思考,學生會快速準確地找出課文中描述王老師和藹可親、日夜操勞、冒雨、急匆匆等詞語,從而可以深入地來了解他們對王老師的感情。經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可以摸清閱讀課文的思路,使學生在閱讀時保持清晰的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在閱讀時,會養成結合上下文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 充分利用課文點睛處,指引學生對文章的內涵進行領悟
每篇課文都有點睛之處,無論是一段話還是幾組詞,都可以充分表達課文的中心思想,可以激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的點睛之處,指引學生對其進行閱讀,指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其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從而使學生對課文進行更好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講解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草原》時,課文主要描寫草原的美麗景色,表達作者初次見到草原的心情,愉快的思想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的形式,指引學生對本篇課文進行學習。在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找出對草原景色描寫的句子和詞語,這些句子和詞語描寫出了草原的哪些特點。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閱讀,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閱讀,學生可以更加用心地對課文進行品讀,尋找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在學生閱讀完以后,會找出課文中描寫草原的詞語“一碧千里”“清新”“明朗”等等,然后教師可以針對這些詞語進行講解,使學生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草原的特點,使學生再對課文進行閱讀時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注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保證語文整體教學水平的關鍵。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為小學生以后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冷福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關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8(9):16-17.
[2]李芬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3):117.
[3]劉秀媚.關于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3):128+4.
作者簡介:
林建坤,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六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