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美術是小學課程中對學生美育培養的重要課程之一,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不僅需要老師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需要老師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思想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因此心理暗示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效果顯著,基于此,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多鼓勵、表揚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自信、培養興趣,進而保留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并將其積極融入美術作品的創作中。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方法;鼓勵法
美術是小學課程中的一門藝術課程,與音樂課不同,美術創作的入門門檻低,因此,即使在小學美術課程中學生依舊可以積極參與創作。而學生是否有創作熱情,是否能在創作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是否能在創作中提高其創新能力,這完全取決于課程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而鼓勵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可謂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這種借助心理暗示提升教學水平的教學方法,無論對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進度,還是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著極大的幫助。那么,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合理應用鼓勵教學法呢?本文就將對此問題展開分析。
一、 通過表揚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
表揚對于學生的心理暗示是十分重要的,當學生做出一種行為的時候,有時學生并不知道對錯,這包括兩種情況:其一,小學生年紀尚小,人生經歷不豐富,有可能所做的事之前并未發生過,因此不知道對錯;其二,小學生做事往往原則性不強,是非分辨力也不強,做出的一些事情中對錯參半,自身無法綜合衡量做出正確的判斷。對于第一種情況老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分析,然后加以評價,并且嘗試鼓勵積極方面,提示錯誤或不足,但不要做出過分懲罰;而對于第二種情況,老師則需要和同學一起分析事件的各個方面,幫助學生綜合衡量利弊,夸獎鼓勵有益的方面,明確指出不足方面,幫助學生掌握綜合衡量一件事的能力。
二、 針對不同情況需要不同的方式進行激勵
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思維,對于藝術的創造力也都不同,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學生們總是純真無瑕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努力引導學生的真實想法,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內心世界。而通過美術的方式引導學生們表達自己的內心是一條十分便捷的途徑。因此,我們應該對學生多加以鼓勵,不要讓學生壓抑自身的想法,更不要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干涉他們。但是有些教師由于方法不得當,經常不經意間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一) 對于喜歡展現自己作品的學生,應當進行正面的鼓勵。學生的個性是決定激勵方式的重要因素,對于性格活潑開朗喜歡展現自己的學生,一些私下的談話或是教師一對一的鼓勵并不會起到很大的效果,這樣的學生通常比較期待更多人的認同。因此,對于這樣學生的鼓勵方式老師應當更多地著眼于展示作品以及公開表揚,從而讓他得到更多人的認可,進而增強他們表現自己的欲望,最終培養起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美術課程的熱情。
(二) 對于性格較為猶豫的學生,老師可以采用舉反例的方式進行鼓勵。性格較為猶豫的學生通常在一些事情的選擇上會產生搖擺不定的情況,這時候老師如果只鼓勵學生向一個方向發展,學生往往會陷入更加深刻的內心糾纏中,使其對老師否定的方向產生好奇心,反倒會滋生學生的逆反情緒。因此對于這種個性的學生,老師應該多采用舉反例的方式幫助他們學習,通過讓學生看到錯誤的實例,從而激勵學生做出自身正確的選擇。
(三) 對于愛好清凈不喜喧鬧的學生,老師應當盡量采用私下一對一的鼓勵方式。一些學生由于個性原因或是作品隱私問題不太愿意將自己的作品與別人分享,對于這些學生老師切勿在廣大學生面前加以表揚,這樣會使學生對課程乃至對老師產生反感,進而封閉自己,不再在作品上展現出自己的真實世界,因此針對這樣的學生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留言鼓勵或是私下鼓勵,肯定學生的作品,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我表達的自信心,同時也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 鼓勵方式應當多層化、多元化
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并不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老師的鼓勵不僅要有針對性,還要注意層次與多元化。美術作品展現出來的不單單是學生的美術水平,同時還可以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他們的審美、性格甚至于生活習慣,因此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的時候也應當多層次全方位地發掘學生的優點,對于學生每一個出彩的地方都要著重提出表揚,這些不同層次的亮點往往并不是通過簡單的評閱就可以發現的,這就需要老師與學生多多相處,接觸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掌握其心理動態,再結合學生的心理品閱學生的作品,從而得出更深層次的評價。同時對于學生的鼓勵也需要多元化,有一些老師為了省事,表揚的形式過于單一,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疲勞,從而喪失了對于榮譽的認同感。針對這種情況,老師應當適時改變鼓勵策略,增加鼓勵手段,并且同時要結合學生成長、心理發展實際采取更加符合其需求的鼓勵方式。
總而言之,鼓勵教學法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并且這種方式對于此年齡段的學生十分有效,但是正如上文所說,一成不變的敷衍的鼓勵往往會起到反作用。因此,老師也要注意多與學生相處,要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內心,通過心與心的交流理解學生的需求,給予學生最渴望的鼓勵,這樣才能真正拉近師生距離,同時幫助學生養成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作者簡介:
游龍煒,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大池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