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引入繪本閱讀中,通過教師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能夠讓學生在欣賞繪本圖畫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孩子們通過繪本閱讀,能夠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有助于他們內心修養的豐富,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指導策略
繪本(Picture Book)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圖畫書,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圖文并茂,即文字與圖畫相結合,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和主題。在小學低年級中引入繪本閱讀,有助于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促進小學生思維、語言及情感等各方面的發展,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因此,繪本閱讀逐漸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如浙江師范大學的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衛平教授與博士生導師梅子涵教授等,他們認為孩子的“人生第一本書”,就應該是經典繪本閱讀。對此,本文從繪本閱讀的選擇著手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可行性的繪本閱讀的有效策略,以供探討。
一、 繪本閱讀的選擇
(一) 盡量選擇暖色調的繪本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暖色調會帶給孩子們好心情,相較于暗色系來說,明亮的顏色更容易給予孩子們寬容與溫暖的感受。孩子們只有保持好心情,才能更快地吸收或接受新的知識,并促進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體驗。
(二) 選擇經典繪本
經典繪本通常都具備一定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它是經過層層篩選后脫穎而出的。同時,經典繪本除了獲得一些獎項之外,它的內容也會涉及很多,如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以及用于面對困難與解決困難的勇氣等,有助于豐富小學生的情感,讓孩子們的性格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三) 情節豐滿的繪本
繪本中的情節豐滿,故事情節惟妙惟肖,有利于激發孩子們閱讀繪本的濃厚興趣。情感是生命的養料,每一個豐滿的故事情節帶給孩子們的情感體驗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小學教師通過引導孩子們閱讀完整的故事情節,有助于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四) 圖畫精美的繪本
精美的畫面有助于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促使孩子們的審美情趣在精美的繪本中獲得提升與發展。除此之外,圖畫精美的繪本不僅能給孩子們提供獨立的、有個性的審美體驗,而且還能帶給他們創造性的審美體驗,從而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們對繪本的評價,進而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
(五) 繪本內容要貼近生活
低年級小學生所學習的內容,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因此,繪本內容必須要與生活相近,以便于孩子們在學習書面知識的過程中了解生活常識。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形成獨立意識,促進他們良好心理素質與獨立人格的形成,繼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 繪本閱讀的有效指導策略
(一) 在猜想中閱讀
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對所看到的繪本畫面進行創造性的聯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猜想法。也就是說,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大腦對繪本中的故事情節進行想象,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小豬變形記》一書,這是一本輕松幽默的故事書。它主要講述的就是小豬不滿足于自己的現狀,總是認為自己不幸福,因此它開始嘗試著改變自己,將自己裝扮成其他的小動物,如長頸鹿、斑馬、鸚鵡等等。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不要急著讓學生翻看下一頁的情節發展,而是讓學生根據書中的圖畫進行猜想,想象一下:“小豬又裝扮成了誰?在這一次的裝扮中,它又會遇到怎樣的經歷呢?”讓學生根據圖片的變化進行聯系與想象的同時,既能增加故事情節的趣味性,還能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從而讓學生愛上閱讀,并大膽地將自己的想象與感悟表達出來,進而使學生明白“最好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由此可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繪本畫面的豐富和絢麗,既能讓學生懂得其中的大致意思,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發散學生思維,增加故事情節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閱讀繪本、感知繪本。
(二) 在表演中閱讀
繪本中的故事情節曲折、人物鮮明、對話豐富,比較適合進行表演型的閱讀。也就是說,教師在引導孩子們進行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們根據自己對繪本故事的理解,用自己的動作或語言將其表達出來,有助于強化學生對繪本的理解,促進學生探究意識的形成。
例如,繪本《我想去看海》,當學生讀到卡梅拉答應每天給船長生一個雞蛋,但是自己又不會,媽媽也沒在身邊時,它就開始嘗試各種生蛋的方法,故事情節生動而有趣。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運用身體語言將當時的卡梅拉表演出來,如焦急、煩躁以及第一顆蛋生下時的興奮等等,通過這種表演型的閱讀,能夠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 多元化的繪本閱讀
首先,童年愿望的繪本。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偉大而又豐富多彩的夢想,單純而炙熱。在走向夢想的道路上有失敗也有驚喜。童年愿望的繪本就是通過精美的圖畫,引導孩子們即便遭遇了挫折,也要勇于說出自己的夢想,而不再以傳統的說教方式促使孩子們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其次,親子閱讀。家庭教育對學生的閱讀活動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系。一方面,可以讓家長督促學生進行繪本閱讀,并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這樣既能促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達到閱讀學習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親子活動,讓父母與孩子共同閱讀繪本,并模仿繪本中的角色,這樣既為親子交流提供了平臺,又豐富了繪本閱讀的色彩。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在班級內組織讀書交流會。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從而真正的實現共同發展。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完善指導閱讀的方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偉玲.探究小學低年級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2018(3):56.
[2]林燕梅.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攻略[J].新教師,2017(5):28-29.
[3]陳結芳.淺談如何在小學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3):48.
作者簡介:鄭寶珠,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永定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