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摘要】初中階段不同于小學時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初步形成時期,這一時期,做好語文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道德素養十分重要。我國眾多名著作品中很多經典片段對于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和道德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在語文教育中增加名著導讀的內容,可見我國對于名著閱讀教學十分重視。本文首先指出了初中時期名著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針對不足和教育弊端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名著閱讀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097-01
引言
語文教學中涵蓋的內容很多,包括字詞、修辭手法、閱讀和寫作等,在這些知識中,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初中階段,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逐步轉向深化,這是一個過渡階段,這一時期,做好名著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我國文學名著中有很多經典的內容,很多文學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內涵,加強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
一、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的不足
1.受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影響,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
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對于現代語文教學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過于重視學生的語文成績,忽視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且傳統名著閱讀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一直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且名著閱讀教學需要教師的精心準備,消耗時間較多,學生自主閱讀情況很少。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解,學生聽,學生習慣了被動的學習,很少主動進行閱讀,這是名著閱讀課內外難以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受家庭因素影響,學生閱讀缺乏動力
很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學生除了要完成學校班級布置的作業,還要進行課外補習任務,學習任務十分繁重,因此,名著閱讀的時間較為有限,且學校設置的名著導讀課時較少。其次,部分家長重視學生的語文成績,認為名著閱讀對于提高學習成績作用不是十分明顯,錯誤的認知必然導致錯誤的結果。現在很多學生名著閱讀沒有落到實處,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和局限,閱讀資料較少,家長推薦的閱讀名著不符合初中生年齡和心理發展規律,學生覺得閱讀過程比較枯燥,缺乏動力。
3.受網絡文化影響,容易產生偏激認識和觀念
現代,網絡文化的發展和電子文化產品的流行,使很多學生對于紙質文字閱讀較少,都是借助于電腦和智能手機閱讀一些短文,青少年很少有毅力和耐心進行長篇名著的閱讀,且青少年比較急躁,一般多是獨生子女,個別性格較為偏激,因此,開展名著閱讀更為必要。
二、初中階段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語文教師要做好名著閱讀的引導
教師是學生的人生導師,也是學生的榜樣,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針對名著閱讀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不是講解者,而是學生閱讀的指導者。教師要結合名著閱讀進行科學的講解,激發學生閱讀和學習的興趣,日久天長,學生會產生閱讀的興趣,主動尋找一些名著作品進行閱讀。
2.科學指導學生進行閱讀
要想利用名著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能只單純的對文本進行閱讀,教師也不能只針對文本進行講解,教師還要關注作品創作的背景和文化屬性,要科學的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閱讀可以分為略讀和精讀,名著作品有些地方略讀就可以,有些地方就需要精讀,才能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人物的內心。
3.結合信息時代要求做好閱讀指導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技術與信息化技術在多種行業的應用十分廣泛,現在錄音、小說、影視劇充斥各大網站,我們要善于利用網絡開展名著知識學習。現在很多古典名著都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例如四大名著,觀看影視作品也是閱讀有效開展的一種輔助。
4.積極推薦課外閱讀資料
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閱讀是十分重要的,加強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要適量增加閱讀的數量。語文教師要多給學生推薦適合初中生的讀物,例如國學古典名著《詩經》、《二十四史》、四大名著、現當代小說、散文集等,家長也要積極配合教師和學校,為學生購買適合的名著讀物,進而在課外鼓勵學生積極閱讀,提高其全面的素養。
結語
總之,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不可忽視,學校和教師要創新名著閱讀教學的形式與內容,要做好教材編制,增加名著導讀內容,語文教師要科學引導,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熱情,學校要加大投入,家長要積極配合,學生自身也要形成自主閱讀習慣,這都是有效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古文波.淺談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實踐與做法[J].科教文匯,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