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后作業通常被認為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課后作業的質量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對于小學英語學科而言,英語學科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怎樣全面、合理、有效的設計課后作業就值得我們思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后作業 存在問題 設計要求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23-01
一、小學英語課后作業的概念
課后作業是指老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布置給學生的利用非教學時間完成的學習任務,它是課堂學習的補充和延伸。課后作業形式多樣,它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中學習的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二、小學英語課后作業的意義
1.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目標的達成既離不開高效的課堂教學,也離不開課后作業的鞏固和幫助。學生回家后,通過完成課后作業既可以復習和鞏固課堂學習知識,復習學到的語言知識點,進行語言運用。
2.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英語課后作業的形式和類型都豐富多彩,學生可以基于一些手機APP, 如一起作業平臺等,輕松地跟讀單詞、朗讀課文、聽力訓練。在認真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學生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3.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英語教師除了具備扎實學科專業知識,較強教學能力外。設計課后作業還需要教材的重難點,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是一個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任務,課后作業的有效布置也推動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4.有利于英語課程的優化和改良
區別以往傳統專注于語言知識點的課后作業;現在的課后作業更加注重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都涉及;這樣能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也培養學生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和改良英語課程的實施。
三、小學英語課后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1.一致性問題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去設計課后作業;課后作業的設計必須與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完全一致,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否則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不能完全達成。
2.分層性問題
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都有所不同;導致他們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那么,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最有利于其學習的作業就非常必要。教師要盡可能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地發展需求;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就十分必要。
3.多樣性問題
英語包括聽、說、讀、寫、閱讀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我們在設計英語課后作業的時候也要采取不同形式,比如針對寫的方面我們可以布置單詞的抄寫、英語作文寫作等;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閱讀;也可以依托一起作業、朗鷹等平臺完成聽、說、讀等方面的訓練。教師在設計英語課后作業的時候要注意形式和內容多樣,過于單調的作業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4.作業量問題
英語課后作業形式要豐富多樣,但要注重控制作業量,作業量過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5.指導性問題
老師要對自己設計作業的意圖和要求及最終的呈現形式和結果做出詳細的說明和指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后作業的任務。
四、英語課后作業設計的基本要求
英語課后作業的設計有規范和要求的。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設計相應的課后作業,要能“對癥下藥”,這樣才能使課后作業最終才能更好地滿足我們的教學目標。
(一)設計原則
1.一致性原則
英語課后作業設計一定要緊扣我們的教學目標,一切以達成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課后作業的設計一定要和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性。
2.分層性原則
教師設計的課后作業一定要根據課程標準,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設計;教師最為重要的任務還是要確定好哪些學生應該對應完成哪些作業;讓分層的學生和分層的作業進行正確的匹配。
3.多樣性原則
小學生由于活潑好動,對于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十分感興趣。老師就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興趣特長設計形式和內容豐富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4.整體性原則
由于課后作業是課堂的延伸和補充。課后作業的設計要保持整體內容的一致性,也要保持和課堂所學內容的整體連貫性。
(二)作業類型和水平
1.形式分類
英語課后作業設計常見的類型按照形式可分為:聽力、閱讀、口語和寫作作業。
2.水平分類
按照水平分類大致可劃分為:記憶性作業、理解性作業和綜合運用作業。
設計課后作業是一項復雜工程,既要求老師有扎實的英語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也要求教師根據不同類型課程和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的進行設計,以達成教學目標為目的,依據一定的原則有步驟、有層次的進行整體化設計。
作者簡介:
郭艷茹(1986-),河南省洛陽市人,英語教育碩士,現為上海市嘉定區婁塘學校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