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芳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立足于核心素養,有利于小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歷史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在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要求小學英語老師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英語課程也不單單是圍繞課本和考試展開,更應該以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重點。強調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探討了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策略;小學英語教學
隨著近幾年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已然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教育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基礎性奠基階段性教學,除了培養小學生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小學英語教學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包括認知的與非認知的素養兩個方面。認知方面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學術和知識方面的內容,而非認知方面的核心素養是指價值觀、情感態度等人為感性方面的內容。核心素養有助于個體追求具體生活目標。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發揮英語課堂的教育性功能,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能力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進行單元統整與內容整合。通過情境創設和對話交流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出。語言能力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對話和使用中鍛煉出來的,英語既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語言。英語的學習在于語感的培養,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讓小學生進行情景對話模擬,或者通過英語音樂、英語電影等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核心素養。
二、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每個人都有個性,個性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獨屬于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心理特點,核心素養的培養也離不開個性發展。不同的學生興趣愛好、氣質、能力以及夢想等都不同,而不同的學生個性的差異也導致了學習方法、適應能力的不同。同樣的課堂,同樣的教學內容,根據每個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氛圍的不同,教師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老師把完全相同的課堂內容分成幾種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做出改變,避免一成不變的上課模式。通過不同的授課模式大大地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使得小學英語課堂異彩紛呈,學生接受內容也快,核心素養也在無意間提升。
三、運用科技工具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氛圍
每個人都有創造的欲望,這是天性。小學英語的課堂氛圍應該是輕松而快樂的。現代科技發達,教師通過利用科技工具去活躍小學英語課堂,進而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科技工具不只是被動的媒介,同時也是學生與社會之間積極互動的橋梁。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利用好多媒體和收音機。小學英語老師可以讓小學生通過收音機中的情景對話進行語感、單詞、句型的學習,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有利于小學生英語水平提高的影視資料,促進小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當然,小學英語老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也不能一味地依賴這些現代化科技,否則就會本末倒置。
四、通過社會實踐提升小學生的社會素養
世界日益變成一個緊密聯系的“世界地球村”,小學英語老師可以通過英語教學讓小學生了解到社會的多元性,在成長的過程中與人相處,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在這個個人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小學生亦需要發展如何與他人或群體接觸互動的素養,提升自己的社會素養。通過學習英語知識和外國的文化背景、人文自然,也能夠培養小學生的社會素養。
五、挖掘英語教材,增強小學生的人文素養
小學英語新教材中蘊含著知識性、啟發性和教育性很強的內容,小學英語老師應該發掘這些素材,通過英語教材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信心。小學英語老師可以依據小學英語教材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課本上讓小學生學到生活的東西、品格的東西。語言是以文化為背景的。英語也是這樣。語言與文化是同時產生并相互依存的。小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英語對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進而去了解語言本質和思想內涵,增強小學生的人文素養。
核心素養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貫徹于每個學科和每一個階段。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去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玉杰.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英語教師,2016,16(23):147-149.
[2]魯曉蓉.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7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