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澤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良好而穩定的人格的形成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目前大數據的發展時代,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應當努力達到與對學生良好的人格教育相互協調。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課;大學生人格教育;和諧發展;分析研究
大數據是目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重要體現,在很多領域之中都有著重要的應用,能夠實現對多種信息資源的充分整合與利用,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利用大數據方式能夠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1 大數據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影響分析
思想政治課程是目前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對學生的政治觀念與思想行為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向學生灌輸思想政治的基本理論,促進學生堅持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培養具有正確政治價值觀念的新青年。在大數據時代,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整合,加強了同學們思想政治教學的廣泛性,通過網絡與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教學的對象變成了全部的學生,在互聯網的利用之下,學生能夠充查閱并接觸到大量的數據知識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優化與促進作用[1]。
同學們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中能夠接觸到更加大量而豐富的知識內容,同學們由于自身知識與閱歷的有限性,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理解上的誤區,容易受到網絡上崗一些不良思想傾向的影響,從而給同學們的思想政治學習造成干擾。由此對思想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對同學們的課程學習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積極培養學生良好而健全的人格[2]。
2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大學生人格教育和諧發展研究
大學生良好的人格教學與培養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體現,人格是一個成熟的人各種心理發育情況的總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性格發育與道德水平。目前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已經開展逐漸重視對學生的人格教育,并將其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之間實現和諧發展。
2.1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大學生人格教育之間的整體融合
在目前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已經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實現了整體層面上的協調發展,在兩者之間具有很多共同發展的成分。在目前大數據的背景下,人格教育指的是對學生整體性格思維的發展進行統一地規劃,利用大數據的方式對各種資源進行整合,結合各種教學資源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而健康的思想共行為,使得學生能夠有效滿足現代化的建設需求,從多角度積極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而健康的人格。在目前社會發展中多種因素出現的背景下,對學生良好的人格教育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價值。而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是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指導與基礎構成,是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的重要體現與重要目的之一。同時在對學生的人格教育中也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一些相關內容,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觀念,通過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大學生人格教育之間的整體融合,積極促進同學們各種思維與認知的良性發展[3]。
2.2 高校人格教育過程中充分涵蓋了對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重要因素
在高校的教學發展體系中不僅要對學生灌輸專業的理論教學知識,同時還應當對學生開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發展方向進行有效引領,向學生講授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有效完善同學們的知識修養,提升同學們的思想道德境界。目前在高校人格教育過程中充分涵蓋了對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重要因素,在對高校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理念對同學們良好人格形成進行熏陶,以社會主義的理想與信念促進同學們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強同學們良好性格的形成,以思想政治教學的專業內容對同學們的人格發育形成良好的引導與促進作用,將其作為對學生進行人格培養的重要種子,從而促進同學們良好人格的發育與完善[4]。
以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具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狀態,具有偉大的理想抱負,能夠積極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按照社會的發展嚴格要求自己,要求思政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性格形成。對學生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的思想與行為進行充分引導,促進同學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良好的人格,在與同學以及教師的相處過程中能夠形成健康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們良好人格品行的形成。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的一些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是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培養的重要基礎與必要前提。
2.3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能夠優化對學生的人格教育
在目前大數據的發展背景下,學生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互聯網與手機通訊方式在學生的生活學習過程中大量滲透,互聯網中各種思潮與觀念等對學生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其中一些消極、炫富與攀比的心理對學生的性格形成可能會產生極為不良的負面作用,大學生正處于性格形成的重要關鍵期,學生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并未充分形成,通過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能夠優化對學生的人格教育,這是對學生進行良好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形成正確的引導,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因素,以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為養分,對同學們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構成良好的指導作用,積極從多種角度促進同學們良好人格的形成,引導同學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并且將這種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學生具體的思想行為之中,積極優化同學們的知識理論水平,利用社會政治觀與社會倫理觀等對同學們的人格形成進行充分而有效地指導。并積極利用目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體系,積極為同學們構建良好的學習場景,積極調動同學們自身的學習經驗與專業知識,積極發展同學們良好的思維,有效改善同學們人格形成過程中的一些不良因素[5]。
3 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下大量信息的沖擊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帶來了較大的沖擊與影響,要求高校將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大學生人格教育進行和諧發展,利用人格教育過程中構成對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重要因素,同時利用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優化對學生的人格教育,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大學生人格教育之間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時代的模式創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5):13-14.
[2]史凌.民族地區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大學生人格教育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5):179-180.
[3]葛巧玉,沈玉潔.高校思政課教學與人格教育融入點研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16(8):71-73.
[4]任春華,龐達.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變革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31(22):79-83.
[5]余姣,江成,譚麗娟,等.論長征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以“大數據+新媒體”為載體[J].學周刊,2017(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