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化教學模式是當代教育發展以及改革的重要趨勢,也是教育領域中較為重要的一場革命,這一教學模式的存在為素質教育落實以及實施提供了較為良好的平臺,能夠促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且個性的發展。但在天水市秦州區邊遠山區農村學校,其小班化的呈現形式與城市又有很大不同,它是隨著農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遷徙而形成的,這種小班化是被動形成的。加之農村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這一塊是缺失的,學習生活上缺少家長的督促和引導,自律性較差,自信心較低,這是農村實實在在的教育現狀。這種現狀導致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過程枯燥乏味,但我們也可以在農村教學中針對這種現狀采取小班化分組教學來彌補這種不足,那么本文就是對小班化分組教學在農村邊遠山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以此來進一步發揮出小班化分組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小班化分組教學;農村邊遠山區;小學數學教學
一、 引言
農村邊遠山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課堂最為顯著的問題就是整個課堂十分地“沉默”,教師在數學教學的時候,學生經常不動腦、不動手,整個教學課堂質量無法得到保障,也根本無法有效地發揮出小班化數學教學的價值。而為了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現狀,筆者則以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為例,就如何有效地將小班化分組教學方式應用到其中進行了以下研究:
二、 固定分組,探究學習
在農村邊遠山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地應用小班化分組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變換教學形式,使用固定分組這一模式來開展探究學習,以此來提高應用題教學效果,而對于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種形式實現:
(一) 課內形式
課內小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解決應用題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改變之前“秧田式”的排列方式,讓班級學生使用馬蹄形座位,通過這一方式將6個人安排在一個小組,具體而言就是將課桌椅擺放的方式改成小組圍坐,結合學生習慣、成績以及個性來進行互補型分組,這樣也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例如,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模擬真實的數學情境,讓小組成員分別進行角色扮演,以此來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驗數學應用題,進而也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為了確保這一教學手段的價值,教師在固定分組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個體差異性進行明確,讓優、中、差學生共同組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小組,以此來實現互幫互助,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真正促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 課外形式
小組化分組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課堂中的應用不僅僅只是應用在課內,教師在進行固定分組的時候也可以在課外設有固定的學習小組,結合學生居住地方對學生進行分組,讓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然后讓小組就課后數學應用題進行探究和討論,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數學課后作業完成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道這樣的課后家庭作業:“在進行一項工作的時候,小明單獨完成的話需要4天,小方單獨完成需要6天,( )?”通過這種開放性的題目讓小組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這樣就能讓小班化分組教學價值得以最大化,促使學生思維以及創造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三、 動態分組,愉快學習
在農村邊遠山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地應用小班化分組教學,教師除了固定分組之外,還可以使用動態分組的方式來對教學課堂進行轉變,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促使數學應用題課堂變得更加地生動且具有趣味性,從而有效地提高應用題教學效率。而對于動態分組這一方式,教師可以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甚至是突發情況隨時采取不同的分組教學方法,主要靠以下幾種方式來實現:(1)隨意分組。比如說抽簽、隨機抽取等方式來進行分組,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更好地調動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學習情緒得以有效的激發。(2)按照見解、答案不同來進行分組。在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答案以及解題思路之間的差異性來進行分組,通過這一方式來開展分組辯論教學,這樣能夠更好地深化學生理解、加深學生印象。(3)按能力、層次分組。在對學生進行動態分組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具體數學應用題解題水平進行分組,然后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一樣的問題和解題過程,這樣就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和進步,進而也就能夠進一步保障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 兩者結合,做好引導
在農村邊遠山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地應用小班化分組教學,除了上述兩點之外,教師還可以將上述兩種分組方式應用到數學應用題課堂之上,結合學生實際需求、教學場合來靈活地使用這兩種方式,這樣也就能夠將兩者的價值得以最大化,同時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應用題教學課堂的活躍以及積極性,進而也就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解題過程之中。除此之外,在結合應用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要關注全體學生,對于那些不愛發言、不愛動腦筋的學生,教師一定要積極鼓勵他們一同參與到小班化分組學習之中,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來激發學生數學解題的興趣以及參與性,這樣才能讓這些學生也得以進步和發展,最終真正有效地發揮出小班化分組教學在農村邊遠山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價值,促使學生解題能力得以進步和提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教學本身就是較為常見的組成,而要想有效地改變課堂教學沉默這一問題,借助于小班化分組教學則能起到較為良好的效果,教師可以加強對這一教學方式的重視,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固定分組、動態分組以及結合分組教學,以此來促使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課堂不再沉默。
參考文獻:
[1]南維.小學數學分組教學策略淺探——談小班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0(26):97-98.
作者簡介:
郭鴻舉,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牡丹鎮張家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