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飛
摘要:當前社會環境中,預算管理已成為眾多企業必須精心管理的財務管理項目。故而,如何做好企業自身的預算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的財務處理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當前企業預算管理已成為財務人員工作中需要重點分析和整理的內容,企業制定行之有效的風險管控手段,對于企業的良好運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風險控制原則,需要財務人員從不同側面進行分析,尋求高效有力的預算風險管控手段。
關鍵詞:預算管理;風險識別;分析策略
企業財務預算需要緊緊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制定,對一定會計期間內企業相應的資金投放、整體收入和支出、會計期間內經營成果及其利潤分配等方面的資金運作進行詳細的安排。需要企業的財務人員按照既定的預算方法進行財務預算風險控制,嚴格執行風險的預防機制,避免實際成本和費用預算差額過大,使企業節約預算成本并預防相關財務風險。
一、企業預算管理中各階段的問題
(一)企業預算編制階段風險
預算編制過程太過形式化。企業財務人員進行編制全年預算的準確性,對其當前會計期間預算成本管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財務部門和其工作人員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財務預算的重要性,甚至感覺預算程序的嚴密性無關緊要。因此,某些人員會滋生“應付公事”的心態,這樣的工作態度是觸發企業預算風險的主要原因。因為在預算編制中的指標非常重要,所以財務人員需要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切忌編造數據。簡而言之,財務人員觸及預算編制的紅線,對應的預算結果也便失去了實際的意義。
預算編制過程中信息共享化程度太低。進行財務預算編制通常是由財務部門總領,其余的各條線部門和業務組進行內部統計,而后上報匯總的數據,通力合作幫助財務部門共同完成預算表的編制。但是,當前擺在各部門面前的是各項信息溝通不順暢,進而造成各個部門報送的數據沒有內在的關聯性,會浪費財務部門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來進行各個部門數據溝通處理。
(二)企業預算執行階段風險
預算的數據同實際數據差額太大。因為綜合市場活躍度、經濟政策變化以及上下游市場的波動等原因,企業的預算數據同實際花費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財務管理部門需要進行成本控制以及經濟走勢的分析,一旦總費用超出預算太大,會給企業經營造成決策性的困擾。預算管理的效力不足,帶來巨大的經營風險,使得企業的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和資金進行經營目標的調整。
預算目標執行力缺失。執行力是衡量企業效率的關鍵因素,體現在企業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尤為明顯。財務人員需要在預算管理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全面提升企業的預算目標執行力度。財務部門不斷加強預算管理,使之成為各個部門的績效考核指標,這樣的措施必然會影響眾多條線部門的實際利益。但是,從企業長遠的角度來看,企業加大管理力度并強化預算執行的措施,能夠有效提升資金利用率。當前需要嚴格把控財務人員的全面預算管理意識,針對各個部門不應報銷和不合理支出的行為進行駁斥。企業存在預算管理風險,究其原因,是財務人員的執行力不強,工作麻痹大意所導致的。
(三)企業預算考核階段風險
企業在進行財務預算的管理過程中,需要明確既定預算指標的考核,對于企業經營而言意義重大。預算的考核關系到企業實際業務運營的效率,預算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以及諸多指標的制定是否合理。因為,風險作為任意事項的固定屬性,存在于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所以,預算管理中的考核也必然存在風險因素。
企業缺少預算指標的考核。財務部門需要同人事部門建立完整的考核機制,從各條線部門到每一名員工,各個單位是否完成既定的預算指標,完成的質量同當期業績的相關性,綜合評價之后的獎懲措置如何制定等,關于預算的評價問題,都應當有明確的評價標準。所以,目前擺在財務人員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完善企業自身的預算考核制度。若是實際的考核規定的不明確,致使預算指標失去考核效力,最終便會使得預算管理形同虛設。
二、企業解決預算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企業預算編制階段風險解決策略
企業應當采用嚴格的財務預算管理措施。針對企業本身的財務預算管理,需要財務人員綜合當期的經營政策出臺完整且行之有效的預算管理制度。企業施行的管理制度中應當規定各個部門的實際考核標準以及對應的績效獎勵辦法,懲罰的力度也要做到適當,以滿足企業的現實經營。同時,企業財務人員應由充分的執行效力,各部門都應遵從相關的編制預算,使整個會計期間的管理都有法可依。進而保障預算管理期間,所有條線部門都可以意識到資金預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高效性,并且要杜絕滋生“形式主義”的現象。使預算管理真正落到實處,為企業也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
各個部門需要強化信息溝通力度。企業進行整體性的預算管理工作,需要由財務部門進行主導,整合所有的數據,必然需要全公司的各個部門統一配合。所以從制定標準伊始,就需要各個部門協同配合,堅決杜絕“扯皮”現象。可行的方式是由財務部門組織會議,擬定一個完善的“分析會議”草綱,劃定所需各項數據。而后召集各個部門共同參與,一起協商企業預算管理指標的可行性,如果有需要修改的條項,應由相關部門的主管領導進行商議,給定最優的意見,而后上報決策層給出指導意見。
(二)企業預算執行階段風險解決策略
當預測的數額與實際數額相差較大時,因為市場、政策、導向等原因,使得當期的預算目標同實際數額相差較大時,財務部門需要進行原因探析,并針對市場變化及時籌劃,做出應對策略。財務人員需要整合全公司的數據,做到一個月一總結,及時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盡早給出整改意見,將損失降到最低。凡事以企業的實際利益為重,不能害怕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抱殘守缺去執行失去實際意義的預算指標,及時調整經濟策略才能夠挽回企業的經濟損失。
財務部門給出的實際預算指標,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管理預算指標的過程中,一定要恪守分級授權的原則。相關費用的審批權限有多少,審批人員的管理都應當遵守實際的管理制度,需要堅決杜絕越權審批的行為。在執行預算管理時,對于擠占其他預算指標的行為,一經發現要予以嚴肅處理,施行全員監督、全員管控的政策,將預算管理指標的監督權落實到所有員工身上。動員所有人的力量,以期達到理想的預算管理效果。
(三)企業預算考核階段風險解決策略
企業需要健全合理的預算考核制度。財務部門設置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且要由專門設置考核小組來監督整個過程。因此,企業需要將考核小組獨立出來,由決策層直接任命,給予充足的權限,使之監督預算執行的情況。通過一系列舉措,使企業的預算管理從編制、執行到考核得到全程的監控,使全體員工都能夠更加清晰明了的看到預算管理的全過程。
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信息化手段。因為風險是伴生于任何舉措不可回避的屬性,所以,需要財務人員從程序上制定相關措施,盡可能將風險降到最低。財務部門通過管理系統,將財務預算管理中的編制、執行、考核機制進行有機的整合,使之形成全面的數據監管網絡系統,背后鏈接“云計算”的相關風險預測,這樣的系統設置,不但提高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使得企業預算管理的全過程更為安全。
三、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預算管理是關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管理手段。需要企業從財務預算的編制、執行和考核等方面著手,全面降低企業的風險影響。
參考文獻:
[1]焦繼紅.淺析燃氣企業風險控制和全面預算管理[J].財會學習,2018 (29):44+46.
[2]胡兆輝.企業預算中的關鍵風險控制點管理[J].中國市場,2018 (29):99+102.
[3]張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主要風險點及對策初探[J].經貿實踐,2018 (0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