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惠婷
【摘 要】 音樂課程是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對促進學生審美力和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盡管教師遵循素質教育理念開始重視小學音樂教學,但現下的教學環境中依然存在教學模式單一、音樂課堂缺少樂趣的問題,這使得小學音樂魅力大打折扣,課堂缺乏生機活力,影響音樂教學目標實現。鑒于此,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從多角度著手探究低年級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以此提升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音樂? 有效教學? 方法探究
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及素質教育的開展使得學校及一線教師更加注重小學音樂教學,在小學階段這個培養學生興趣、性格的時期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使得學生舒展心情、陶冶情操,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重視音樂教學,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采取有效措施,創建趣味化教學課堂、把握學生差異,分層次因材施教教學和豐富情感體驗,培養樂觀的積極態度這四個角度著手,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有效提升音樂教學效率。
一、重視音樂教學,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桎梏,教師在教學中通常不太注重音樂課程的有效開展,覺得上音樂課占用了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時間,沒有充分意識到音樂帶給孩子的積極影響。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層面,這就需要教師充分重視音樂教學,明確音樂課堂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不偏離初衷,以此指引教師朝著正確的方向有序開展教學。
比如,在教學時把握歌曲的節奏及聲音的表現與創作,立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制定明確教學目標,這樣能有效保證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不偏離原有的軌道和初衷,在立足時代發展前沿的目標引領下為學生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二、采取有效措施,創建趣味化教學課堂
對于小學音樂課程而言,豐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是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的主要手段,對于低年級兒童而言,趣味化的愉悅課堂氛圍能激發他們探究音樂知識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具體教學內容在課堂中采取創新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活躍的音樂課堂中掌握音樂知識。
比如,在學習《其多列》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哈尼族兒歌的風格特點,學習音的長短節拍,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聽唱法、練習法、競賽法和啟發式學習,引導學生在多樣教學方法的輔助中學習音樂知識,感悟音樂魅力。在教學導入時,教師可以利用師生之間的互動創設情境,在情感鋪墊中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誰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多媒體展示多民族的服飾與飲食圖片,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哪個民族的?你們聽,哈尼族的小朋友邀請我們去做客呢!(播放《其多列》歌曲)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刺激中掌握音的高低。而后,教師引導學生將新歌中不認識的字用拼音標記,多媒體出示“走與跑”的線路圖,引導學生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為后續讀歌詞奠定基礎后,在多媒體范唱和教師領唱中引導學生體驗音樂節奏,在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教學,在分任務行動中創造表現,以此內化學生的學習認知。
三、把握學生差異,分層次因材施教教學
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潛質開發受到教師的重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理解差異教學的內涵,充分把握學生在音樂基礎和音樂天賦及能力上存在的明顯差異,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展開音樂教學,以實現全體學生的音樂發展。
在實施因材施教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從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學習興趣等方面找到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差異,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個別的差異情況,以在教學中做到心中有數,“區別”對待。對于音樂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和表揚,讓學生積極努力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就可以找到學生音樂基礎弱的原因,著重從激發他們的音樂學習興趣入手,幫助他們樹立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在主動參與的體驗過程中完成內心體驗。
四、豐富情感體驗,培養樂觀的積極態度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低年級教學中如何巧妙向學生滲透情感德育,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值得一線教師深思的問題。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征,深刻的情感體驗需要從音樂教材中深入挖掘,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把握教材內容,創新教學形式滲透情感體驗,以此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比如,在教學《校園升旗》一課時,教師除了教會學生唱《國旗國旗真美麗》,還要能夠在課堂上針對聶耳做詳細的介紹,以此拓展學生視野,然后讓學生在欣賞《國歌》的過程中體會歌曲中的激昂情緒,讓他們懂得唱好國歌的重要意義,能用恰當的不同力度表現歌曲雄壯、激昂的情緒。又如,在學習《接媽媽》一課時,除了基本的知識內容掌握外,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充分體會歌曲中蘊含的母子情深,感受母子之間深厚的感情。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遵循新課改倡導的生本理念從多個角度著手探究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是學生尋求學習發展的必然途徑。在實踐教學中,音樂教師要能夠充分重視低年級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以學生為主體制定適合的教學方式,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輔助下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并感受其中蘊含的積極情感,以此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曉麗.淺談如何實現小學音樂有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157.
[2] 溫素紅.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J].音樂時空,2015(0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