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婷
【摘要】在傳統模式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及實操水平提高。信息化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存在較大難度。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如何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是現代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近年來,翻轉課堂已經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身份進行轉變,以改變教學設計,對學生興趣及能力進行不斷培養,不斷推動翻轉課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 小學信息技術 教學應用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61-01
翻轉課堂別稱反轉課堂,此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數字化及信息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高思維能力,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及教學任務進行翻轉,其能夠利用教學資源對學生學習內容進行檢查,通過鞏固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優化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信息教學中的被利用程度仍然處于初步模式,所以,為了使得其能夠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下文將對翻轉課堂在課堂中的應用進行詳細闡述,以便參考。
1.1將教師身份進行轉變
學生為中心是翻轉課堂的特點,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需要將教學視頻進行整體錄制,將學生學習時間及課堂活動安排到位,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及管理。小學生還沒有自身管理能力非常差,教師應加大力度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使得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
1.2將教學設計進行改變
小學生課后學習時間一般都會對語文、數學、英語的主考科目進行復習及鞏固,很少花費時間對信息技術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將網課與課堂教學進行連接,具體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1)在有效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保證其學習效果,可以制作視頻,共享給學生。(2)學習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可以將教學難度適當降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教師應該鼓勵孩子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不斷提高其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1.3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將教學任務及教學方向進行設定,學生身份由非主體轉向主體模式,要想保證在有效的學習時間掌握小學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則應具體將學生安排時間的能力及自控能力不斷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此能力。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對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合作交流形式進行培養,還應引導學生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總結。學生可以在學習完畢之后利用視頻進行學習,利用互聯網完成課后練習,不斷培養學生的自我培養意識,讓學生盡快使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達到預期學習目的。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課程改革的需要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需要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組成部分,翻轉教學模式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翻轉教學模式非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課前利用多種時段及方式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信息獲取的能力及處理信息的能力。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模式中,老師及學生要利用時間進行探究及學習,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及交流,不斷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深度理解。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快,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社會競爭壓力大,企業及單位更加需要創新型人才及具備實際能力的人才,信息技術與人、社會之間的關系息息相關,傳統信息技術所遺留的問題非常多,其問題需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及現代教育進行解決。新時期的教學重點為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非常適用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其能夠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及探究合作能力不斷提高,將傳統教學過程、教學目標及相關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不斷滿足新時期社會人才的終身學習需要。
3.結束語
翻轉課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不斷被利用,其能夠對課后知識進行傳授,讓學生及老師對相關知識進行內化,教師在具體教學中不斷加大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率,我國很多學校教師已經在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翻轉課堂為學生帶來新的教學體驗,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意識,將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意識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胡連防.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8(03):134-135.
[2]李超.解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8(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