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
摘 要:簡述了農村初級中學開展名著閱讀的背景和意義,針對農村初級中學的主要特點,較詳細地論述了開展名著閱讀活動的工作準備、方法指導和效果呈現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名著閱讀;激發興趣;方法指導
一、背景和意義
2016年改編后的部編教材,已將名著閱讀納入了語文課程的教學之中。初中語文7年級至9年級,每冊都具體規定了學生要閱讀的名著篇目,并將名著閱讀納入了考試范圍。
將名著閱讀課程化,在教學中有規劃、有指導、給時間、出成果地開展名著閱讀。這必將有利于改變當下閱讀興趣缺失、閱讀數量偏少、閱讀內容隨意、閱讀方法不當、閱讀品質偏低等堪憂的閱讀狀況;必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并積累寫作素材,從而達到整體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必將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人格,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為了完成新改編的部編教材的名著閱讀教學計劃,筆者對如何在農村初中學生中開展名著閱讀進行了初步嘗試,現將筆者的一些具體做法記錄下來跟同行一起探討。
二、工作準備
(一)制訂計劃
新改編的部編教材,初中語文每學期都規定了必讀篇目2本書和推薦篇目4本書。農村初中雖然學生起點較低,各方面條件有限,但也必須將必讀篇目的2本書納入教學計劃中。每一學期,督促學生閱讀必讀2本書,并鼓勵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進一步閱讀推薦篇目的4本書。為此,每學期開學初,筆者按照教材要求制訂本學期的閱讀計劃,確定學生每周甚至每天的閱讀進度,并把計劃告知每個學生及家長,同時將這個計劃作為該學期布置和檢查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依據。
(二)購買書籍
按照新編教材的要求,每學期每個學生至少要購買兩本名著。農村學生家長大多長年在外打工,文化水平相對不高,讓學生或家長各自自行購書書籍,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了讓每個學生有書可讀,開學初,筆者就要籌劃購書的問題。先建立一個每個學生家長都參加的班級微信群,再在班級微信群里發布消息,提出本學期需要購買的名著書目。為避免對老師的誤解,又能充分享受集體購書的優惠,筆者在班級微信群里發動家長選出兩個家長代表,由這兩個家長代表負責集體購書。要求整個購書進程公開透明,陽光操作。
(三)落實時間
為了完成名著閱讀教學計劃,學校課程表都會安排每周一節的閱讀課。但要保質保量完成每個學期的必讀篇目的2本書的閱讀,每周一節閱讀課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用的。為此,筆者每學期初都要制訂本學期的閱讀計劃,然后按照計劃把名著閱讀作為每天的語文作業布置給學生,并每周不定期進行檢查和督促。
三、方法指導
(一)培養閱讀興趣
農村初中生見識少,知識面窄,進入中學前很少進行課外閱讀。進入初中階段,筆者認為首先必須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筆者盡可能利用每周的閱讀課,介紹名著的作者、作品的時代背景等。讓學生對作者和作品有較多的了解,對作品的價值、閱讀的意義有較深刻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同時,開展一些閱讀活動,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名著閱讀手抄報比賽、讀書心得交流及讀經典演節目等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由“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
(二)做好讀書筆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名著閱讀中,為了讓學生讀有所得,筆者重點指導和督促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種類繁多,如:摘抄式筆記、批注式筆記、讀書心得等等。考慮到農村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名著閱讀應重點指導學生逐步做好摘抄式筆記、批注式筆記和寫讀書心得等。
初一第一學期,學生剛入初中,要求不宜太高。比如第一學期前半期讀《朝花夕拾》,這時的讀書筆記以摘抄原文為主。教給學生一定的格式,摘抄式筆記大致由四部分組成。
(1)摘抄的時間;(2)摘抄的書名+作者;(3)摘抄好詞好句(好詞一般4個,好句一般3句到5句);(4)讀后感悟(要求寫50字感悟,可試著從寫法修辭、內容理解歸納、聯系現實生活等方面去寫)(個別有興趣的學生,有時可配上適當的插圖,讓讀書筆記圖文并茂,情趣盎然。)
摘抄式筆記做久了,學生或許會有點厭倦。后半學期,學生閱讀《西游記》后,可發動學生分工合作做手抄報。筆者指導學生根據各人特長進行分組分工,明確每個學生的任務和要求,并從主題的確立、文章的安排、插畫及裝飾等方面具體進行指導,做好手抄報。
初一第二學期,筆者要求學生以《駱駝祥子》為例,嘗試做批注式讀書筆記。筆者先以一兩篇文章為例示范批注。再讓學生閱讀《駱駝祥子》,模仿做批注式讀書筆記。從字詞句段到語言立意主旨,由簡單到深入地批注。隨著批注內容的豐富多彩,理解名著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初二、初三階段,筆者除了進一步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做好上述的摘抄式筆記或批注式讀書筆記外,還重點指導學生寫讀后感。要求學生每看完一本書,抓住對自己觸動最大或感受最深的一點去寫,切入口要小,要有真情實感,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讀完《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后,筆者馬上安排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反復強調只需選其中一個方面去寫,切入口小才有可能寫好。有位學生就寫了一篇《那個讓我忘不了的紅小鬼》的讀后感,只抓住紅小鬼這個小切口來寫,讀后感中寫道:“永遠紅撲撲的臉上、忠誠不渝的紅小鬼身上,全身上下洋溢著一種少年的朝氣蓬勃,歡樂愉快,他們斗志昂揚的精神狀態就是中國的希望。”感受深刻,讓人過目不忘。可還有一些學生就泛泛而寫,既概寫主要內容,又寫到紀實文學的特色,還寫到紅軍長征艱難和紅軍的所有領袖人物的才華,什么都寫,什么都沒寫好。這就犯了一個寫讀后感的通病,選點太多,范圍太大,只能蜻蜓點水,到頭來哪一方面的內容都寫不好,哪一個方面的感受都寫不深刻,無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加強檢查督促
農村初中生,家長多在外地打工,對子女學習的監管和督促必然力不從心,老師必須在這方面進行補位。每學期開學初,針對名著閱讀,筆者專門制訂了一個閱讀進度和做筆記情況的檢查評價表,每個班分成四個組。開始一段時間,為了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對于學生的每一次閱讀作業,教師都是全批全改,學生每次閱讀作業的完成情況,不但反映在這個評價表中,而且還有針對性地寫上評語,做得好的學生,在他們的讀書筆記本上寫上“你做得真好”“繼續加油”等字樣,鼓勵他們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對做得不好的學生,指出他們的問題所在,期待他們下次有進步。一定要讓學生知道,老師很重視這個閱讀活動,他們才有干勁有動力堅持做下去。這樣堅持一段時間的檢查督促后,老師可以慢慢解放出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為老師只檢查科代表,語文科代表檢查各組長,各組長檢查組內同學。筆者每周定期查閱和評點,并指導學生互相交流。科代表和組長的檢查及老師的查閱和評點很好地起到了指導和督促學生認真自覺閱讀名著的作用。
四、效果呈現
(一)通過活動,展示成果
在學校領導和年級科組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開展了不少的讀書活動:做摘錄式讀書筆記比賽、讀名著做手抄報比賽、我閱讀我批注比賽及讀經典片段演經典故事等。通過活動的開展,很好地展示名著閱讀的成果。每次活動都設立獎項,對獲獎的個人和班級分別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這些活動的開展,會產生具有“磁力作用”的“磁場”,會吸引學生自覺加入名著閱讀的行列中,極大地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強烈興趣,引導整個學校輿論導向。我們的目的是讓讀書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讓書香溢滿整個校園。
(二)通過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目的。通過名著閱讀,通過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等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加快了,閱讀能力慢慢增強了,對考試中出現的各種閱讀理解題的解答到位了。加上名著閱讀中的很多片段都是非常精彩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摘抄精彩片段或是背誦,經過消化,有不少學生寫作時會靈活遷移運用了,變成了自己的東西,為文章增色不少,筆者趁此時機鼓勵和點贊學生,學生的寫作熱情高漲了,極大地提高了寫作能力。
作為農村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多去實踐、多花心思、多想辦法去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點燃學生閱讀名著的激情,引領他們去熱愛閱讀,擁抱閱讀,讓名著閱讀成為學生放飛“自由的讀書靈魂”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邢會.談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1(15).
[2]閉衛民.如何激發初中生名著閱讀的興趣[J].文學教育(中),2011(11).
[2]于紅.高中生語文淺閱讀現象調查分析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6.
基金項目: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整合資源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1201563697)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