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高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包括高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高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方式有待改善等,接著提出了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 應用文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1
應用文在公眾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應用相對比較廣泛,主要用于處理公私事務的時候使用的一種固定格式的文體,具備很強的實踐性。作為高職語文教學的一部分,應用文寫作需要引起師生的重視。在多媒體環境下,其強大的技術手段和信息傳輸手段能夠提升應用文教學成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傳統高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提升學生寫作水平不是短時間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任務”,是“積沙成塔”的積累過程,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寫作技巧,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堅持寫讀書筆記,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這樣才能為提升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打基礎。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可以看出,多數學生都沒有這樣的良好習慣,應用文寫作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加上應用文寫作跟其他文體不一樣,學生接觸應用文實戰的機會不是特別多,很多學生會覺得這種文體不是特別重要,不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視。一旦老師布置了相關作業,他們會選擇運用網絡搜索引擎搜索相似文本進行復制來應付,這是學生應用文寫作基礎薄弱的重要原因。
其次,高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方式有待改善。在高職語文應用文教學中,教跟學是硬幣的正反兩面,影響應用文教學成效不只是有學生的因素,還有教師教學方面的因素。在傳統高職語文應用文教學中,基本會按照教材上的內容“照本宣科”,按照教學計劃開展教學,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的語文教師一本教學講義能用幾屆學生,并沒有結合實際做到與時俱進。當前學生基本都是“95后”、“00后”,他們成長在互聯網環境下,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借助互聯網開展。在多媒體技術環境下,教師要迎合這種發展模式,把多媒體及時融入其中,高效、直觀、形象的展示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成效。
二、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
1.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素材
應用文寫作作為高職語文教育的一部分,由于課時有限,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種都全部教給學生。運用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索一些相對比較常見的文本,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和模仿,比如“會議通知”、“邀請函”等,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實際,為學生找一些范文,尤其是學生不能在網絡中輕易獲取的文體。比如,有的學生想參加學生會或者學生社團的選聘,學生會想在網絡中找范文,但是卻不會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撰寫,再比如,那些相對比較難寫的“調查報告”等,教師就可以以此選擇具體的授課內容。除了這些,教師要能夠運用網絡教學資源,更新教材中的范文。在講解“公文”的時候,可以在校園網中為學生羅列出貼近學生生活的一些素材,比如,學校舉辦運動會籌備環節中用到的“請示”、“批復”以及“通知”等,在學習到“新聞稿”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打開學校的網站,點開院系最新的新聞稿讓學生觀看,在學習“主持詞”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院系大型活動時的視頻。這樣尋找教學素材讓學生感覺應用文不是距離生活很遙遠的東西,而是存在于學習和生活周圍,拉近了應用文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從多方面感受應用文的實用性。
2.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課堂教學手段變得更加豐富,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傳統的紙質范文相對比較單一,也浪費時間,運用多媒體課堂讓學生閱讀范文更加方便。我們以應用文寫作評價為例,對學生文種的寫作評價不僅僅是課堂學生寫作的結果評價,還包括對學生整個寫作過程的評價,對展開的過程中呈現的文種寫作行為進行評價,把評價貫穿于應用寫作的每一個環節,即在格式、語言、修改等環節中都要有評價在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將評價貫穿于課前、課中與課后,將學生反思作品的結果呈現在信息平臺中,建立起學生的應用寫作檔案資料,將每回評價結果記錄其中。學生反思自身的文種寫作格式是否規范?這樣入手寫作是否有效率?文種用語是否貼切?是否掌握了文種寫作的要領與規律?是否會同情境下同類文種的寫作?這樣讓學生持續性地以評促思,學生不僅會“知其然”,更重要的是會“知其所以然”,從而建構穩固的寫作經驗,應用寫作能力也就相應獲得提高。
3.嵌入“微課式”教學方式
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其應用文自學能力不是特別強,運用微課教學模式能夠吸引這些學生的注意力,這也是多媒體在高職語文應用文教學方式的一種。另外,微課顛覆了傳統模式,不僅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狀況來進行應用文的學習,并且讓教師在課堂中針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集中解答,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應用文具有格式的程式化、規范化特點,因而,教師可以讓在微課中先列出文種寫作的提綱,進而評價學生所列提綱的準確性、規范性,在規范的提綱中填入內容,這樣由易到難的教學能讓學生易于入手,在評價中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要選擇素材的來源,要集中精力把整個授課過程錄制下來,特別是那些重點和難點部分,其中包括精細化講解部分。以拍攝方式制作出來的課程資源,可以提升視頻的可信度。讓學生在課下自主查看微課視頻,進一步促進寫作動力的形成,學生寫出符合格式的應用文就不是件難事了。
結論
綜上所述,應用文寫作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學好它需要反復的實踐訓練,選擇良好的教學模式至關重要。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應用文寫作中的應用,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為持續性學習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魏曉燕,杜榮.我國高校教師微課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基于“第二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獲獎作品的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7(10):33-35.
[2]吳必尊.對中職語文教育“有效教學研究” 的思考[J].廣州教學研究.2017(6):80-82.
[3]楊麗坤,潘宏雨.中職應用文專業課教材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職業教育.2017(12):12-15.
作者簡介:洪丹(1987.1-),女,漢族,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新聞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