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紅
摘要:目前,我國的化學學科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的基礎學問,化學的知識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對于現今的初中生而言,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不同于兒童和成年人,正是心理一步步成熟的重要時期,也因此他們對外界事物更加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也更加的強烈,因此不管是對平常生活中的陌生事物,還是對課堂上不熟知的知識,尤其是對化學這種可以發生自然反應的實驗,都會激發學生的好學和好奇心理,但往往學生的這種興趣持續的時間很短,尤其是遇到較為抽象的化學知識的時候,一些小困難就可能讓她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師教學的失敗。本文通過對課堂經驗的總結,提出了了幾點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前言:
通俗的說學習興趣是學生對某些知識的學習充滿熱愛,并愿意主動投身其中的一種心理和行為上對學習知識的追求。目前大多數學生覺得化學方程式較為枯燥,難以記憶,其實是因為覺得難,不理解化學的真理,才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只有老師幫學生真正的明白了每個化學方程式的由來,反應的原理,激發了學生對化學事物的探究,讓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心理傾向,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化學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同時通過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結合現今的多媒體技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能力,為學生創建學習的階梯
1、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學校,都是以班集體為主的形式進行授課,很多班級的人數大多50個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看是輕松易于紀律管理,其實,在整個課堂上,因為只有一位老師講課,很難能夠注意到每位學生對知識點的反應,不能很好的把我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忽略部分學生的課堂參與,只有老師充分的了解每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才有可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初中學習課程較多,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課上學習狀況,對于課后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老師們也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給出針對性的幫助,以在學習任務繁重的時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狀況,但并不代表老師可以完全的為學生考慮和安排任何事情,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在他們的實際情況下做出正確的選擇,為每個學生建立學習上成功的機會,以提高他們對自己的信心,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態度對提高學習效率起著關鍵的作用,興奮的大腦會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做到快樂的學習很重要。
1、通過有趣的化學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概念的建立,化學規律的發現,大都是以實驗事實為依據,通過實驗總結而得。有一些化學現象同時也與生活息息相關,例如不能經常吃菠菜炒豆腐,容易讓人得膽結石等等。實驗是化學的重要研究方法,重視實驗,不僅能增加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化學現象,發表自己的觀點總結實驗內容,增強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以此提高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講到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加強理解,可以采取實驗室對比實驗的方法,首先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猜測用大理石分別與濃鹽酸,稀鹽酸,濃硫酸,稀硫酸反應會有什么現象。在學生發表完自己的觀點以后,老師可以做示范實驗,并分別講明實驗原理與化學方程式的由來。其次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真正的去做實驗,并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2、采取課前實驗制造懸念的辦法導入新課
很多學生難以在整節課都充滿興致,精神旺盛,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在每節課的前二十分鐘,因此在課堂上需要老師通過觀察學生,抓住時機,根據所講的內容做些相關實驗,制造懸念,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講到第一節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一課時,先通過課本上的實驗,一個小事例,即在一個堆放了一批袋裝化肥的小倉庫里,過了一個夏天,為什么在化肥的味道會更加刺鼻,并且會略有減少,且變少的化肥包裝有些許破損。同時告訴同學們化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氨。并且在課堂前做實驗,取少量固體碳酸氫銨固體粉末放入蒸發皿中,并將蒸發皿放到酒精燈上加熱,少許片刻,讓學生自己觀察現象,并總結問題。這樣通過課前小實驗帶入課堂,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去聽課,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觀察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教師授課要有良好的教學氛圍
1、提高課堂的教學氛圍,擺脫枯燥,做到生動風趣
不管是怎樣的課堂內容,老師都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查詢跟課堂內容相關的小故事或是笑話,或者短小視頻等,讓課堂語言變得風趣有味,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同時老師也要努力調整自身狀態,只有老師心情愉悅,課堂才能充滿激情,才能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觀察化學現象,從現實感受化學的意義
化學的學習離不開實驗和觀察,課堂上學生可能會覺得化學方程式或許抽象化,不能明白其中的緣由。但其實只要細心觀察生活,很多化學方程式也正是生活中某些自然反應的結果,同時有些生活經驗也是由化學方程式所得。比如,為了防止食物變潮和變質或變形,為什么要在包裝袋內充二氧化碳或氮氣?為什么。在做面包時加入一些純堿,面包會疏松多孔?通過老師的指導以讓學生發現更多生活中跟化學相關的現象,從而通過現實基礎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結束語:
在化學教學中,題海戰術不是提高成績的根本,反而只會忽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實踐活動中,對任何事物,只有充滿了興趣,內心肯為他付出,才能夠真正的有所收獲,才能為某項活動帶來動力。興趣來源于內心,但也可以通過后天教育方法的改變來培養。因此,初中化學老師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或是對學生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尤為重要,同時也是每個初中化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最應該注重,也是面臨的最關鍵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淺析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程(中學)》.[M].2015(12)
[2]淺析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吳莉莉.[J].《新課程導學》,2017
[3]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的策略研究,張夢巖.[M].《中華少年》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