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羽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突飛猛進,社會建設日益完善,在城市化與現代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道路運輸作為各個地域和城市之間進行貿易往來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意義日益凸顯。道路運輸是指在公共道路上利用汽車或其他運輸工具,從事旅客或貨物運輸及其相關業務活動的總稱,在新時期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公眾對于道路運輸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層次,所以本文針對新形勢下中國道路運輸管理職能進行思考,并提出轉變策略。
關鍵詞:道路運輸管理? 職能轉變? 思考
中圖分類號:F5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1(c)-0155-02
道路運輸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的出行需求,更加對旅游業、商業、汽車業等產業的發展具有明確的重要意義,為了能夠對我國道路運輸進行有效管理,則需要有關管理部門能夠結合時代需求,正確認知自身職能,通過內部機制的不斷完善,加強管理效率與質量,不僅從眼前出發,確保道路運輸能夠滿足社會運轉,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促進我國道路運輸實現長遠性發展。
1? 我國道路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意識不足
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主要針對所負責區域道路的旅客運輸、貨物運輸和運輸服務等方面進行管理和監督檢查,并包括道路運輸方針、法規的落實以及在節假日或自然災害發生時對道路運輸進行調整等行政工作,所以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是切實提高道路運輸效率的重要保障,具有明確的現實意義,但反觀目前部門內部以及社會公眾對其的認知,多數公眾將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視為“鐵飯碗”,對其定義大致為工作簡單、工資穩定、待遇優厚等層面,雖然促進大批量學生群體和社會群體爭相考取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為部門輸送了一定量的新鮮血液,但由于意識不足,雖然工作團隊不斷更新迭代,但工作理念依然落后,工作模式存在片面性,在部門當中形成不良風氣,在管理人員的實際工作開展當中,由于工作人員自身對于職能的認知不清,工作開展往往流于表面,造成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的質量不斷下降。
1.2 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綜合素養存在偏差
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作為行政部門,需要及時對于日常工作當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解決,才能保障道路運行質量,提高政策的落實深度,雖然在目前多數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當中,部門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已經具備職業素養,但其中不乏一些濫竽充數者,破壞部門風氣,降低部門的工作效率。由于部門道路運輸管理人員的工作意識不足,所以在工作開展當紅,人浮于事的情況嚴重,致使工作開展存在滯后性,人才團隊缺乏創新意識,工作人員對待工作積極性不高,部門的培訓難以發揮真實效果,不僅導致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也會導致管理工作遲遲不能得到完善,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缺乏有效助力。
1.3 工作模式落后
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不僅需要對所負責的道路區域進行有效管理,同時還需要結合相關工作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導向,對本地區域道路運輸業的發展進行有效規劃,所以則要求管理部門能夠具備大局觀和前瞻性,并調整自身的工作模式,以提高規劃可行性,但以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在工作理念落后的同時,工作模式依然以傳統模式為主,缺乏有效創新發展,致使工作質量不斷下降。由于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綜合性,不僅需要管理人員能夠具有堅定的工作信仰,而且還需要其在工作當中能夠對工作經驗進行總結,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安排籌劃下一階段工作的趨勢,才能正確彰顯自身工作價值,但在傳統工作模式的應用下,多數管理人員為了能夠減輕自身壓力,盲目將不符合當地情況的規定標準進行應用,造成管理工作缺乏針對性,致使本地道路運輸行業混亂,難以形成科學有效的發展體系,對本地經濟發展造成影響。
2? 新形勢下中國道路運輸管理職能轉變策略
2.1 建立健全管理部門內部制度
為了能夠提高部門工作效率,則需要在部門內部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對于工作人員的管控能力,進而促進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為了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內部應當在秉承公正有效的前提下,制定管理制度,通過考核機制的建設,對內部工作人員通過考察進行評判,結合獎懲機制的應用,對不能達到工作標準的工作人員予以一定懲治,并加強培訓,進而提高部門內部的整體工作能力。
2.2 加強內部人才團隊建設
為了能夠改善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的風氣,提高人才團隊的綜合實力,則需要部門能夠從選聘到培養等方面,加強內部人才團隊建設的質量。在部門人才的選聘當中,相關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既需要考察人才的專業能力以及理論基礎,又應當深入對人才的了解,確定人才具備相應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以保障未來工作能夠良好的展開。由于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管理工作的開展當中需要工作人員能夠應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所以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同等重要,并且工作人員還應當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以便于在管理工作開展時,應對高強度的作業。
2.3 創新道路管理模式
由于傳統道路運輸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求,所以則需要管理部門及時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在道路運輸管理模式的創新當中,首先應當確保創新后的管理模式符合本地特質,所以需要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能夠與其他職能部門相互配合,通過調查分析,對本地大宗物資運輸情況、節假日道路運行情況和自然災害發生頻率等因素綜合考量,提高管理模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道路運輸管理模式的創新當中,除卻需要考量安全性、規范性和可行性外,還應當通過改善道路運輸管理機制,確定部門職能,堅決杜絕各自為政、執法擾民、濫用職權等問題發生,實現多家辦、一家管的管理機制,為了切實提高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業務辦理的可靠性,為社會各單位和個人提供便利條件,還需要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能夠加強部門之間的聯動性,通過聯合執法的方式,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
2.4 強化市場監管職能
通過對當前政府政策的解讀,以及對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的判斷,我國道路運輸管理事業進入了新時期,所以部門職能轉變勢在必行。在新形勢下,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不僅需要不斷加強內部建設,提高整體工作實力,同時也需要強化市場監管職能,在道路運輸市場當中嚴厲打擊惡性競爭、惡意壟斷等行為,并對違法企業進行懲處,通過實行聯合性運輸的方式,既能夠促進道路運輸市場規范化和標準化,又可以在當前統籌城鄉規劃的背景下,促進城市與鄉村的有機結合,提高城鄉之間發展的聯動性,實現以城市帶動鄉村發展,最終為國家所指定的精準扶貧政策落實提供助力,真正發揮部門的社會職能,從和諧視角下,為實現城鄉共同繁榮起到積極作用。
3? 結語
在新形勢下,為了完成我國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的完美轉型,充分發揮部門職能,除卻以上所闡述的方式外,部門還應當結合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應用,積極推行電子政務形式,提高公眾對部門的了解程度,有效改變社會認知,并將政務公開化,更加有助于自身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進而促進自身工作水平的不斷增長。
參考文獻
[1] 武志強.基于新形勢下中國道路運輸管理職能轉變的再思考[J].環球市場, 2017(20):201-202.
[2] 雷雨,雷孟林,楊華.新形勢下中國道路運輸管理職能轉變的再思考[J].公路與汽運,2014(1):124-125.
[3] 趙亮.新形勢下道路運輸管理職能轉變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 2017(1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