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沁汶
摘? ?要:石油又被稱之為“工業的血液”,為社會各個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但是國內石油資源分布不均,需要通過運輸形式,去滿足各地區對石油資源使用的現實需求。管道是運輸石油的常用方式,故而做好石油管道工程建設工作具有很大現實意義。文章首先闡述石油管道工程建設的現實意義,其次列舉當下該項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利用較大篇幅討論了提升路徑。
關鍵詞:石油管道? 工程建設? 現狀? 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TE97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1(c)-0177-02
和其他一般性工程項目相比較,石油管道工程因為石油自身具有一定危險性與污染性,故而對工程建設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現階段,我國石油管道技術水平依然處于較低的層面上,現代智能化水平提升進程遲緩,這對我國石油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應促進石油管道管理創新體制、增強工程建設生產力,實現優化配置資源的目標。本文立足于工程實況,以提升石油管道工程建設效果為目標,對相關措施及對策做出分析。
1? 石油管道工程建設的意義
1.1 確保石油運輸過程的安全性
石油是一種易燃、易爆、易揮發的烴類物質,采用管道運輸具有較好的密封性,減少或規避出現泄露現象,安全性是其典型優勢之一。石油自身對環境具有一定污染性,若出現泄露或揮發情況,則很可能污染生態環境甚至擾亂其平衡狀態。使用石油管道運輸石油可將以上不良事件發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同時該項工程建設也符合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理念。
1.2 成本相對較低、經濟效益較好
可以運輸石油的方式有多種,管道運輸是一種成本相對較低的路徑。雖然水路運輸成本最低,但其運輸速度緩慢,無法有效滿足現階段各行業對石油需求持續增加的現狀。而管道運輸的優點在于能在24h全天連續運輸石油,供各行業發展使用[1]。故而,采用管道運輸和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投入較少且回報率較大。
2? 石油管道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復雜地質的原則
我國國土遼闊,南北地區地質環境各不相同。地質條件是影響石油管道工程建設質量的主要因素,在鋪設、選線、后期維護等多個環節中均有體現。在管道線路確定后,應兼顧我國的政治經濟、區域、能源戰略等因素,管道經由區域的氣候、產業結構布局、資源分布等特征。當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建設管道,應盡量避開地質災害頻發區段,以從根本上確保管道工程建設的安全性。
2.2 工程建設原材料質量不符合相關標準
管管材、管件、設備閥門等原材料是石油管道建設過程中的必需設施,其質量直接影響工程建設效果。現階段,石油管件經常出現管壁厚度不均勻、管件硬度低下、抗腐蝕性差等問題,以上均是產品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題。這些建設材料質量不達標會影響管道工程建設質量、進度與安全性,甚至誘發重大安全事故。
2.3 管道施工質量要求不嚴格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一些企業為提前完工或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經常會出現降低施工要求的情況,對工程施工質量把關不嚴格,監管不力,很可能造成施工效果和設計要求不匹配,誘發管線焊接、防腐不達標等多種問題。另外,在工程現實管理進程中,還存在對管道工程質量管理不嚴格、管理力度不足、規章體制未嚴格貫徹落實等問題,這些均會給工程施工進程埋置安全隱患,增加停工、返工等情況發生的概率,造成施工單位難以獲得預期的工程效益。
3? 提升石油管道工程建設水平的重要策略
3.1 創新技術,由設計始源保證工程建設質量
傳統的工程建設體制與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石油管道工程建設要求。尤其在我國石油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戰略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鑒于此,可以采用建設多專業三維協同設計一體化、協同管理系統(CG MS)、地理信息系統運輸線路優化模式(CG TS)以及長輸管道安全評估四大設計平臺的形式,提升工程建設的創新管理理念,梳理現行的管理體制、科學配置有限資源,合理配置生產力,進而從根本上提升石油管道業務的效益增長點[2]。與此同時,加大對技術數據采集監控系統、大型壓氣站、儲蓄庫設計技術的引進力度,積極將其整合至石油管道建設工程及各大重點工程的建設進程中。石油管道工程建設進程中,應扎根于當下行業發展的創新點,將國內石油集團公司管道建設優勢全面發揮出來,并保證石油管道建設與生產運營兩者的相對獨立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可以通過對管道建設項目推行集中式管理與運營機構的形式,助力于管道建設由經驗性理念轉型至程序化管理,將“建管分離”體制創新促進管理創新的效能充分發揮出來。
3.2 與時俱進,全面提升國產化設備水平及工藝技術
為壓縮石油管道工程建設成本,應對當下工程建設期間遇到的技術難關,將設備設施采購風險降至最低水平,應確立“與時俱進,自主創新”的思想理念,全面提升關鍵設備國產化水平,主動研發各種高新技術、施工器械設備等,常見的有智能化坡口機對口器、電焊機等,同時引進并生產了大口徑高壓快開盲板、高壓絕緣接頭以及旋風分離器等技術產品,在確保產品供應需求的基礎上,將資金投入量降至最低水平,這為各種重點工程按期竣工投產奠定了堅實保障。另外,在提升工程建設技術及設備水平的基礎上,還應主動加強對石油管道攻關技術的創新力度,常見的有全自動化補口工作基站,管道外防腐層涂裝新工藝,其在確保管道施工技術效果的基礎上,優化了管道防腐補口質量。有選擇性的借鑒國外先進的穿越管光固化防腐層保護工藝技術,能大幅度的增強石油管道穿越外江流時的外層防腐性能。
3.3 明晰責權,突出三大管理模式整體合作功能
長期以來,國內石油管道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始終在學習、研究進程中探索工程建設管理新模式,更明顯的提升各業務與參建方的業務水平與協同合作能力,為我國石油管道工程建設發揮自身優勢與相應的責任。將以上設為依據,國內有石油管道集團公司在建設石油運輸工程過程中通過實施和執行“PMT+PM C+EPC項目管理模式”[3],等同于由工程項目組單位、項目管理承包商及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三大責任方共同構成了工程建設管理體系。在構建分離體制及一級管理模式背景下,新的管理格局逐漸建成,這是未來幾年中管道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走勢之一,促進體系管理、分析負責管理模式的產出過程。明確規劃了業主和PMT、PMC、EPC等各責任方的管理界面、職責與管理權限,從而打造出相互約束、促進、監管、進步的連動式管理機制,這是全面提升各方合作水平能力。由此可見,該種管理模式的有效實施,真正將工程各參建方的優勢凸顯出來,調動他們參與工程建設、管理的積極性。只有在職責明確以后,才能保證管理措施全面實施,進而獲得預期的工程建設質量。管道建項目經理部(PMT)應做好基礎工作,嚴格貫徹落實準入制度和退出機制,加強對管道建設項目管理承包商(PMC)隊伍資質、人員素質、業績、現場施工等多方面管理工作。
4? 結語
石油管道工程在保證石油資源快速運輸的同時,在建設時間中,應做好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規范管道工程建設進程,明確影響工程建設質量的各項因素,有針對性的落實技術攻關、明確職責等,以從根本上保證我國石油管道工程建設水平,為國民經濟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益權,孟翔宇,羅立緣.淺談石油管道工程建設中風險管理的應用[J].石化技術,2019,26(7):315,193.
[2] 李奡.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物資采購風險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9):77-78.
[3] 劉金勝.石油化工工藝管道安裝工程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J].化工管理,2019,17(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