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海
摘 要:由于我國近年來人工造林發展速度的提升,大大增加了森林整體面積,但與此同時森林的整體生長狀況卻不理想。本文結合當下河北省承德地區森林撫育管理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展開詳細的分析,并通過實踐的方式來提升對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認識,以此來維護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森林撫育;管理技術;生態系統
科學合理的森林撫育管理技術,不僅能夠確保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成長,還能夠提高森林資源的整體質量,是保證森林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但是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對森林撫育管理技術的要求較高,導致該工作在進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諸多不確定的因素所影響。為此要結合實際發展環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技術。
1.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現實意義
1.1有利于恢復生態環境
自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得到迅猛的提升,但是在此過程中,人類賴以居住的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并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最為顯著的問題即森林的破壞,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即人們對森林資源過度地進行砍伐,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森林環境的惡化,致使諸多生物群體不斷減少,并逐步走向滅絕。近幾年,國家以及各級政府逐步開始認識到森林撫育管理技術的重要,在具體制度的落實以及實施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與此同時,我國有關部門對森林撫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并針對其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相關的管理工作制定的相應的發展策略,在此基礎上為森林撫育提出了全新的工作理念,即“安全、建設、文明”,同時,“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工作也在有序的開展,在保證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的同時,還提升了生態環境恢復的速度。
1.2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
森林撫育管理技術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對于尚未成熟的林目進行改造與完善,通過這種先進的管理技術不僅能夠確保幼林的成活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還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進而實現最佳的撫育。借助森林撫育技術,不僅能夠將林木培育的周期得到合理的減少,還能夠提升林木的生長量。在單位面積的林分蓄積量得到增加的過程中,其可以采取的資源數量也會得到增加,進而可以提高林木資源的整體質量以及數量,為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的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科學、合理的撫育管理技術,還能夠有效地改善林木的生長環境,保證人工培育得到更加穩定的發展,進而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2.森林撫育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2.1缺乏財政支持
結合當下各個地區森林撫育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部分地區在實施森林保護工程時,未能深刻地認識到森林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現實價值,在此基礎上,由于政府部門缺乏一定的財政支持,導致該工程在開展的階段得不到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出現停工的情況。加之,很多地區由于未能在第一時間將森林撫育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實,導致森林的整體生長質量欠佳,頻繁地出現森林病蟲害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森林火險的發生幾率,嚴重影響了森林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發揮,影響森林質量,為后期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2.2撫育工作的壓力大
河北省承德地區的林業用地面積達到92547公頃,其中有幼齡及中齡林的面積為19014.54公頃,占據該地區整體林分面積的21.65%。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幼林的面積達到7103.6公頃,占據該地區林分面積的7.01%,蓄積達到6015立方米,占據該地區整個林分蓄積的0.19%。其中,中齡林的面積達到14933.2公頃,占據該地區整個林分面積的16.02%,蓄積為291265立方米,占據該地區整個林分蓄積的10.21%。在2015-2017年間,該地區作為森林撫育補貼的試點地區,2015年森林撫育實施面積達到1345.65公頃,2016年面積達到1344.55公頃,在2017年實施面積為784.98公頃,即使需撫育的面積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該地區幼齡森林撫育工作仍舊存在一定的難度,致使林業工作的壓力持續增加。
3.提高森林撫育管理技術的有效措施
3.1整地措施
林業生產與管理是一項具有特殊性質的工作,在進行林業管理的過程中,并不存在完全一致的案例進行參考,因此,各個地區在開展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并嚴格掌握地理位置以及氣候條件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前期開展設計工作時,要對當地的環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從而高效有序地完成各項方案規劃的編制,在編制方案的過程中,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即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除此之外,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還要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采取合理的整地措施保證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在此過程中,除卻要整理土地外,還要將森林中的雜草有進行清理,管控灌木林,這能夠在有效地改善土壤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該地區的地位置與環境來制定最佳的種植方式。
3.2滿足生長需求
在撫育幼苗時,首先要結合該地區的土壤性能以氣候條件選擇最佳的選種與播種方案,在結合選種與播種工作后,要制定合理的播種方式。在結束播種,開始發芽后,需要借助草席是實現覆蓋與保護,如果幼苗的發芽率大于70%,需要揭開草席,一直持續到幼苗的發芽工作全部結束。由于樹木在幼苗階段自身的抵抗能力較為薄弱,為此,要對澆水與維護工作制定詳細的方案,在秋季時,定期進行施肥,值得注意的是,在該階段不宜澆水,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保護幼苗的根部得以茁壯成長。在較為嚴寒的冬季,可以采取搭建暖棚或者覆蓋草席的形式實現保護、防凍的功能。在撫育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定期的澆灌,借助科學的管理系統來提升林木的整體培育質量,保證管理效率的有序提升,從而滿足其生長需求。
3.3其他管理技術
在育造林時,要結合幼苗的不同等級開展運輸與栽植工作,并準確地把握幼苗栽植過程中的行間距離,合理管控樹穴開發工作的各項事宜。在撫育的過程中,要對不良的枝干第一時間進行修剪;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合理管控幼苗;及時清理灌木與雜草;準確掌握幼苗的密度;借助施肥的方式改善土壤,進而保證幼苗的生長速度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增長。另外,當地的管理部門還要為其不斷引進高端技術人才,以此提升林木的撫育管理工作,保證我國林業的健康發展。
結束語
總之,現階段我國森林撫育管理技術工作的過程中,受到生態以及環境的影響,致使林業部門的一系列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要不斷提升森林撫育管理技術。在技術管理的過程中,在確保工作進度有序進行的同時,還要不斷借助科學、先進的工作技術,以此來拓寬森林資源。
參考文獻:
[1]郭玉鵬.關于提高溝系森林經營單位撫育補貼經營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J].林業勘查設計,2018(03):66-67.
[2]昆明院參加2018年中央財政森林撫育國家級抽查部署暨現場技術培訓會[J].林業建設,2018(04):67.
[3]朱洪革,任月,趙宗胤,胡琴心.森林撫育補貼政策的收入效應分析——基于東北、內蒙古職工家庭的調查[J].林業經濟,2018,40(05):45-48+54.
[4]田忠渠.對伊春林區森林撫育經營的探討——以烏伊嶺林業局森林撫育經營為例[J].林業勘查設計,2018(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