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斌
【摘要】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難克服的難點之一。寫作訓練對學生的語言掌握和語言組織能力有很大影響。在初中階段,學生在初中階段是思想最活躍、想法最獨特的時期,教師要采用好的方法來培養學生,充分發揮學生思想的火花,使學生在思想和語言上都得到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篇文章圍繞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中的作用做出了三點意見,希望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情境教學 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93-02
一、創設故事情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情動而詞發”寫作的來源是閱讀,是感悟。初中階段的學生想象力極其豐富,情感的觸角也很敏感。創設待續故事情景將學生帶入故事并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寫故事的能力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拓寬了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師在寫作課上可以打破常規,可以在寫作講練之前做個小游戲“續寫故事”,教師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創設一個待續故事,然后在全班范圍內進行補充,要求每一個同學都認真聽前一位同學的內容,在他的基礎上進行編寫,這個過程只要口述就可以。教師不能限制每一位學生的思路,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勇敢創造。故事在每一位學生那里都會朝著不一樣的方向發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最終會發現故事會越來越飽滿,越來越離奇,越來越有意思。“續寫故事”的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布置任務,給出學生故事的前半段,請學生獨立續寫完整。續寫完成后,教師再進行批注講解,對寫作技巧加以歸納講解,最后用練習加以鞏固。
二、感受生活情景,拓展作文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教會學生深入生活,以充分感知生活中的情境,我們的目的是使學生的內容更加充實和豐富,這同時實際上也是在誘導以及激發學生在具體的作文過程中有感而發,為的就是能夠進一步有效地解決具體“寫什么”教學生深入日常生活,和“怎么寫”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也都往往是作為一個有效問題出現的。因此,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每一個生活細節實際上都是一個更現實的實踐場景的反映和再現,但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必要或沒有特定的意識。那么這就更容易將學生的觀察心理忽視掉,從而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對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作文寫作時能夠有效地或者是更擅長于發現及創造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同時也可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來接觸大自然中各種不同的社會生活。并且也能夠站在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給學生做進一步的啟迪和引導,以能夠培養學生有意觀察的好習慣,誘導學生展開一系列的想象,譬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風景如畫等,再比如,又可以給學生羅列出青松翠柏的情景,讓學生充分感知“大雪壓青松”的美好情景,當然,除此以外,我們又要求學生自行完成一篇具體反應勞動人民生活場景的作文出來,這時候,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在炎炎的夏季去往田野體驗生活,還記得小時候常常脫口而出的《鋤禾》。這樣的生活體驗完全能夠讓學生感知到其中的艱辛,同時也使他們懂得生活的來之不易。促使他們能夠真正地感受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
三、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同時,語文也包含著豐富的情感。教師不僅要有效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感。在當前的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創建教學場景,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語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教師在教學《智取生辰綱》一課時,由于這篇課文是選取自古典小說《水滸傳》,學生對于古代小說的歷史背景、寫作方式、寫作技巧所知甚少,難以較好的把握課文內容與寫作方法。因此,教師可創設教學情景,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能夠獲得情感的體驗。教師可首先安排學生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具有初步的了解。再讓學生在教學劇當中分別扮演人物角色:老都管、楊志、晁蓋、吳用、魯智深、白勝等人,學生在教學劇當中應依據人物的性格特征,通過語言、神態、動作,充分體現出各種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當學生完成了教學劇演出之后,教師再指導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的敘事線索、楊志的思想性格。學習文章當中通過情節當中的矛盾沖突,來進一步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以及學習文章當中惟妙惟肖的環境描寫的寫作方法。教師可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通過學生生動形象的表演,讓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同時,也較好的拓展了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學生能夠在寫作當中展現出自身的真情實感。
結論
情境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已應用于許多教育領域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將其應用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同時大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理解能力及語文學習能力等,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賴業偉.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