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審美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將審美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而且對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展,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分析了滲透審美教育的有效對策,讓小學語文課堂成為學生享受“美”的旅程。
關鍵詞:審美教育;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享受美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普及,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學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審美能力和思想道德教育逐漸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審美教育也是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深入分析審美教育的滲透策略,對于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育質量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 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
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一般都采取相對單一的教育方式,教學過程中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高。根據一般的教育理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這直接關系著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熱情和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適當提升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教育效果。但是從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來看,老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學過程中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審美教育的滲透,老師可以摒棄原有的枯燥教學形式,利用更加生動和形象的方法,向學生講授相關知識,大大提升了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 對于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教師的教學理念是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形成的,這些教學理念是教學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形式和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教育形式更是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傳統教育理念也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考驗。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趨勢,提升教育的時代性特征,教師就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不斷學習全新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符合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育觀念,使教師能夠積極主動的改進教學模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審美教育的滲透,更加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摒棄以往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這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意義。
二、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通過審美教育的滲透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都處于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的位置,課堂教學過程中完全以教師為主,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缺少自己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在課堂上似乎已經完全理解了老師講解的知識,但是等到實際運用的時候,又會出現無從下手,對知識一知半解的情況,這也是傳統教育模式下難以有效避免的突出問題。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在滲透審美教育的時候,老師應該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重點關注,應用審美教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逐漸弱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在此過程中只是起到啟發和引導的作用,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例如老師在講解《春天在哪里》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具體來說,老師應該首先給學生講解課文之中優美的詞句,讓小學生首先感受語言的優美,進而使小學生感受到作者寫作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文章和學生心靈的有機融合,使小學生逐漸培養起良好的語言美感,同時也可以通過對文章的賞析,分析和理解作者在寫作《春天在哪里》之時所用的語言技巧和節奏變換形式,重點學習作者遣詞造句的方式方法,進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 通過審美教育提高語文課堂的開放性
既有的教育機制和傳授式的教學形式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這種教學理念下是不可能出現開放性教學課堂形式的。因為課堂上的時間幾乎都被老師的講解所占據,并且教師為了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率,加快教學的整體進度,都盡可能多的講解理論知識,而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如果基礎知識和素質存在不足,就會出現疲于應付的情況,老師講解的只是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所以在短暫的授課時間之內,學生根本就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作為老師來講,應該積極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盡量提高語文教學課堂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夠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解決問題。同時通過審美教育的滲透,激發小學生的審美思維,培養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發現美的眼睛,進而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美的旅程。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提升,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積極創新審美教育的滲透策略,突出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而實現讓小學語文課堂成為學生享受“美”的旅程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侯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內容的思路探尋[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2):81.
[2]孫玉潔.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6):769.
[3]張桂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C].∥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2016年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16:212-213.
[4]陳鐵軍.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進行審美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1):213.
[5]李峰.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課堂美育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3):734.
作者簡介:
潘晃治,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格內小學。